宋代的身分与审判:僧人犯罪·妾侍增权(上、下)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僧人犯罪·妾侍增权(上、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聚焦触犯色戒的僧人、家庭内部争产的妾侍。

内容简介

即使是手握法典,也不见得能依法而判,时而依赖执法者运用情、理和礼,来补法之不足。

本书聚焦特殊身份的僧人、妾侍,试图发现各种影响宋代司法的人为因素,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着重探索僧人的宗教身分和妾的家属身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并从司法者的角度,综合考虑法官做出裁判的复杂性。

基于对法典和案例的分析,阐释司法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以及当时人的命运、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概念、潜意识的观念,从司法的角度,以跨学科的知识互通与交流,直击传统中国治理的深层脉络。

此次出版——新增万字修订内容,以别开生面地形式呈现,读之犹如面对面聆听三代学人的交流讨论,了解多样学术观点与最新学术进展。

作者简介

作者柳立言,美国普林斯大学东亚系博士,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已退休),主要研究领域为宋代法律史、社会史、政治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上)

序言

上编 僧人犯罪

前言

第一章 僧人所犯何罪:色戒

一、僧人为何犯罪?

二、僧人如何犯罪?

三、司法如何审判?

第二章 僧人为何犯罪:红尘浪里难修行

一、自律的问题

二、他律的问题

第三章 僧人如何犯罪:共业

第四章 影响审判的因素

一、士大夫作为治理者

二、士大夫作为排佛者和信仰者

附录 《折狱龟鉴译注》及《名公书判清明集》所收僧人案例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下)

下编 妾侍增权

前言

第一章 回顾

第二章 妾、婢岂难辨

一、礼之婚娶与丧服

二、法之株连与奸罪

第三章 妾与婢混淆的原因

一、大异之中的小同

二、名称混用:婢被泛称为妾

三、妾与婢的中间层:有雇期的妾婢

第四章 妾的司法遭遇

一、妾对己产的权利

二、妾对亡夫遗产的权利

三、妾对亡夫绝户的立嗣权

结论

参考文献

新版后记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僧人犯罪·妾侍增权(上、下)是2024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柳立言。

得书感谢您对《宋代的身分与审判:僧人犯罪·妾侍增权(上、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精神视域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古代神话的文化解读、儒道思想的考释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本质的研究、历史专题研究等等方面。全书以论文的形式,并通过一个“精神”的视域对中国文化精神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一探本寻真式的考察,以便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何为“中国性”给予必要的澄清。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电子书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冈本隆司教授撰写的、专门向日本读者介绍明代历史的入门书。全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包括形成、体制、变革、社会、乖离、混乱、崩溃,大体覆盖了明朝1368年立国至1644年灭亡的二百余年历史。书中吸收了百年间日本明史研究的成果,同时又兼具通俗易懂的特点。作者分析了一直以来明史不受日本学者重视的原因,并结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使明史“有趣”起来。从外国学者的视角审视明代历史,能给人以不同的
历史与现实观下的中国新闻事业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展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全貌。
往事皆烟:朱尊权传 电子书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往事皆烟:朱尊权传》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成果,通过采集小组对沈善炯院士及其家人、同事、朋友的访谈及史料的采集,从家庭影响、教育经历、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思想等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学科背景,采用“内史外史”结合的方法,勾勒其精彩的学术人生。
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 电子书
通过考察宋代科举的发展、嬗变,关注宋代官韵系韵书的沿革、修订及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