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聚焦触犯色戒的僧人、家庭内部争产的妾侍。
内容简介
即使是手握法典,也不见得能依法而判,时而依赖执法者运用情、理和礼,来补法之不足。
本书聚焦特殊身份的僧人、妾侍,试图发现各种影响宋代司法的人为因素,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着重探索僧人的宗教身分和妾的家属身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并从司法者的角度,综合考虑法官做出裁判的复杂性。
基于对法典和案例的分析,阐释司法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以及当时人的命运、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概念、潜意识的观念,从司法的角度,以跨学科的知识互通与交流,直击传统中国治理的深层脉络。
此次出版——新增万字修订内容,以别开生面地形式呈现,读之犹如面对面聆听三代学人的交流讨论,了解多样学术观点与最新学术进展。
作者简介
作者柳立言,美国普林斯大学东亚系博士,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已退休),主要研究领域为宋代法律史、社会史、政治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上)
序言
上编 僧人犯罪
前言
第一章 僧人所犯何罪:色戒
一、僧人为何犯罪?
二、僧人如何犯罪?
三、司法如何审判?
第二章 僧人为何犯罪:红尘浪里难修行
一、自律的问题
二、他律的问题
第三章 僧人如何犯罪:共业
第四章 影响审判的因素
一、士大夫作为治理者
二、士大夫作为排佛者和信仰者
附录 《折狱龟鉴译注》及《名公书判清明集》所收僧人案例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下)
下编 妾侍增权
前言
第一章 回顾
第二章 妾、婢岂难辨
一、礼之婚娶与丧服
二、法之株连与奸罪
第三章 妾与婢混淆的原因
一、大异之中的小同
二、名称混用:婢被泛称为妾
三、妾与婢的中间层:有雇期的妾婢
第四章 妾的司法遭遇
一、妾对己产的权利
二、妾对亡夫遗产的权利
三、妾对亡夫绝户的立嗣权
结论
参考文献
新版后记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僧人犯罪·妾侍增权(上、下)是2024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柳立言。
得书感谢您对《宋代的身分与审判:僧人犯罪·妾侍增权(上、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