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新诗导读解析:历史价值与文化意蕴
内容简介
自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新诗难懂”的说法。这一说法有它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是自闻一多、朱自清以来在新诗和新诗研究界的许多学者致力解决的问题。该书立足于这一问题,精选了上百首在新诗史上有影响的作品,对它们进行导读。但是同时由于该书编者特定的文化和学术立场,以及广阔的精神视野,该书并非简单的诗歌导读性质的著作,而是与编者实践多年的“现代解诗学”思想相关,既是对现当代诗歌阅读与写作的导引,更是对新诗历史价值与文化意蕴的基础性建构。
作者简介
作者孙玉石,1935年11月生,辽宁海城人,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著有《〈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诗人与解诗者如是说(一)
我来到时,只剩下一片月光——读冯至的《给秋心》
体验与诗——读冯至的《十四行集》(一)
沉寂中的生命独白——读冯至的《十四行集》(二)
生命在原始的眼里——浅析冯至的《十四行集》(二)
重听原野的哭声——读冯至的《十四行集》(六)
生命的沉思与追问——读冯至的《十四行集》(十五)
一切都化入了我们的生命——读冯至的《十四行集》(十六)
我们的生命像那窗外的原野——读冯至的《十四行集》(十八)
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读冯至的《十四行集》(二十)
风中芦苇在思索——读冯至的《十四行集》(二十一)
关于诗的诗——读冯至的《十四行集》(二十七)
诗人与解诗者如是说(二)
描一个轻鸽的梦——读辛笛的《丁香、灯和夜》
自然景色描绘中的人生感喟——读辛笛的《月夜之内外》
“再见”,就是祝福的意思——读辛笛的《再见,蓝马店》
异域高原刈禾女的心声——读辛笛的《刈禾女之歌》
一个永远失去了夜的“契丹人”——读辛笛的《RHAPSODY》
我乃若与一切相失——读辛笛的《门外》
诗歌美学追求的自警——读辛笛的《姿》
一种清亮的情操在我体内滋生——读辛笛的《月光》
知识分子的审视与自省——读辛笛的《手掌》
呼喊落在虚空的沙漠里——读辛笛的《寂寞所自来》
海正是泪的累积——读辛笛的《海上小诗》
忧患的心难能有过客的余闲——读辛笛的《熊山一日游》
都是病,不是风景!——读辛笛的《风景》
美丽而不孤单——读辛笛的《山中所见——一棵树》
诗人与解诗者如是说(三)
孔乙己的阴魂——读杭约赫的《知识分子》
启示,来自自己小世界之外的生命——读杭约赫的《启示》
最初的,往往也是最好的!——读杭约赫的《最初的蜜——写给狱中的M》
生命的注释——读杭约赫的《题照相册》
生命流溢的空间——读陈敬容的《流溢》
面对时间与生命的沉思——读陈敬容的《流溢》
生命永恒 律动永恒——读陈敬容的《律动》
充满哲理蕴含的“划分”——读陈敬容的《划分》
组合人民的形象——读陈敬容的《群像》
从具象到超越、提升的诗思——读陈敬容的《群像》
时间的冥想 生命的礼赞——读陈敬容的《雨后》
追求灵魂高尚的絮语——读陈敬容的《寄雾城友人》
永恒的困惑,生命的赞歌——读陈敬容的《夜想》
然而它有一个等待——读陈敬容的《珠和觅珠人》
生命中契合与相互发现的陈述——读陈敬容的《珠和觅珠人》
一粒砂里见世界——读陈敬容的《夜听车声》
谁来弹奏命运的琴——读唐祈的《三弦琴》
绝望中智者的歌吟——读唐祈的《三弦琴》
一幅令人震撼的真实图景——读唐祈的《女犯监狱》
心儿里有片紫绛色的云彩——读唐湜的《歌向未来——〈交错〉之八》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读唐湜《我的欢乐》
潮水退去的凝思——析唐湜的《诗》
毁弃旧我 勇往前行——读唐湜的《剑》
历史对一切黑暗势力的宣判——浅析唐湜的《背剑者》
诗人与解诗者如是说(四)
款通心曲的美的境界——读郑敏的《音乐》
无言的心灵际会——读郑敏的《晚会》
一个时代的美丽收获——浅说郑敏的《金黄的稻束》
绿的旋律 青春的颂歌——读郑敏的《濯足》
无知的纯洁与智慧的痛楚——读郑敏的《小漆匠》
悲壮的行旅——读郑敏的《求知》
苦涩的幸福——读郑敏的《Renoir少女的画像》
诗歌、绘画和音乐的对话——读郑敏的《荷花——观张大千氏画》
“生”的沉思——读郑敏的《荷花——观张大千氏画》
生的力度和坚忍之歌——读郑敏的《树》
一篇凸现心理真实的“灵视”法佳构——读杜运燮的《无题》
一曲企盼心灵解放的沉重的歌——读杜运燮的《夜》
孤寂之夜中的挣扎——读杜运燮的《夜》
一出“绝望的喜剧”——读杜运燮的《追物价的人》
在沉重的时空中守住自己——三读袁可嘉的《沉钟》
民族命运的沉重思考——读袁可嘉的《沉钟》
对生存状态的感悟与困惑——读袁可嘉的《空》
在永恒面前的沉思——读袁可嘉的《墓碑》
站在时代与历史的分水岭上——读袁可嘉的《十四行诗》二章
诗人与解诗者如是说(五)
一幅浸透着父爱和童趣的图画——读李白凤的《夜航船——写给爱儿惟凤》
独特的结构 感人的形象——读李白凤的《花解语》
剪不断理还乱的幽幽乡情——读李白凤的《呈英诞》
神秘的捧花束的人——读南星的《花束》
以想象构筑的传说世界——读吴兴华的《森林的沉默》
秀丽的乡愁——读吕亮耕的《过阳朔》
一个“我”对另一个“我”说……——读吕亮耕的《影答形》
天涯并不遥远——读吕亮耕的《欲渡之前》
惆怅的足音——读罗莫辰的《无法投递》
别出心裁的象喻——读陈迩冬的《猫》
其形华丽 其神黯然——读汪铭竹的《聆鼓姬董莲枝歌开铃作诗赠之》
苦难与抗争的素描——读汪铭竹的《法兰西与红睡衣》
与生命之谜谈情说爱——读杨周翰的《女面狮》(四)
在古老的爱情神话背后——读王佐良的《诗抄》(三首)
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读沈从文的《莲花》
自然与人生的性灵之作——读林庚的《秋之色》
群体生命的欢乐颂——读王多多的《无题二章》
后记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8-1949)是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玉石。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现代诗导读(1938-1949)》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