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学丛论

中国现代诗学丛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回顾30年新诗发展的进程并进行反思。

内容简介

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发展的“黄金时代”。

《中国现代诗学丛论》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这一时期现代派诗潮的发生和蜕变、外国诗潮及传统诗歌的艺术联系,对林庚、废名、何其芳等作了深入讨论。第二部分以历史纵横的叙述方式,回顾30年新诗发展的进程并进行反思。第三部分对多位诗人的写作进行探索论析,揭示其艺术个性和诗学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孙玉石,1935年11月生,辽宁海城人,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著有《〈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回眸“黄金时代”

《现代》诗歌的历史定位与艺术探索

现代诗歌中的现代主义

对中国传统诗现代性的呼唤——废名关于新诗本质及其与传统关系的思考

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兼释20世纪30年代的“晚唐诗热”

论何其芳30年代的诗

论30年代林庚诗歌的精神世界

《北平晨报·学园》附刊《诗与批评》读札

现代主义诗潮在抗战中的历史命运

透视历史纵横

20世纪中国新诗:1917—1949

194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述略

十五年来新诗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探寻诗人世界

论刘半农现实主义诗艺的丰富性

郭沫若浪漫主义新诗本体观探论

论郭沫若的城市意识与城市诗

中国现代诗国里的哲人——论20年代冯至诗作哲理性的构成

论李金发诗歌的意象构建

穆木天:新诗先锋性的探索者

论冯雪峰《真实之歌》的精神与审美之魅力

现代诗的意象创造之美——重读辛笛的诗集《手掌集》

郑敏:攀登不息的诗人

时代与生命苦难的睿智升华——牛汉诗及其魅力的一些思考

起点的意义——关于20世纪40年代李瑛诗学追求的一些资料和思考

穆旦:突进新诗现代性的“探险者”

后记

中国现代诗学丛论是201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玉石。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现代诗学丛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先生文学研究近六十年的精品力作。
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既有关于比较文学的个案研究,又有整体述评;既有对比较文学热点问题的质疑与回应,又有方法论问题的批评与建构。
现代中国经典作家阐释 电子书
以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为总体参照,介绍了中国文学史上几位代表作家。
孙绍振诗学思想研究文集 电子书
2015年10月23日在黄山,由谢冕先生和骆英、王光明、郑家建等倡议筹办,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三家联合举办了“孙绍振诗学思想研讨会”,张炯、阎国忠、陈素琰、骆寒超、吴思敬、朱向前、南帆、俞兆平、陈仲义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本书是此次会议论文的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