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开设20余年投资银行学课程成果结晶。
内容简介
全书在详细阐述投资银行基本理论和业务的同时,特别注重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理解和掌握,及时跟进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的重大变化,并在相应的知识点上列举和分析了国内典型案例以及国外成熟市场下的经典案例,使读者不但能熟悉当前国内情况,还可以了解国际发展前沿成果,具有更广阔的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马晓军,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金融学系国际金融支部书记,1988-1992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就读本科,1992-1995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攻读硕士,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2004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攻读博士,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1998中信实业银行总行信贷部工作,1998年至今南开大学金融学系任教。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投资银行概述
■本章提要
■重点与难点
1.1 投资银行的定义、与商业银行的异同及主要业务
1.1.1 投资银行的定义
1.1.2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异同
1.1.3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1.2 投资银行的存在形式与组织形式
1.2.1 投资银行的存在形式
1.2.2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
1.3 投资银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3.1 媒介资金供求
1.3.2 推动证券市场发展
1.3.3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3.4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1.4 投资银行功能的经济学解释
1.4.1 作为信息生产商进行搜集、加工和销售信息并由此获利
1.4.2 在信息市场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充当中介
1.4.3 以投资银行的信誉降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1.4.4 人力资本在投资银行中的作用
1.5 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1.5.1 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阶段
1.5.2 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企业融资方案设计
■本章提要
■重点与难点
2.1 企业融资需求分析
2.1.1 企业融资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2.1.2 企业融资需求分析的关注要点
2.2 融资需求预测
2.2.1 融资需求预测的步骤
2.2.2 融资需求预测的方法
2.3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2.3.1 资本结构的确定
2.3.2 股权融资的要点
2.3.3 债务融资的要点
2.3.4 结构融资的要点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股份有限公司与首次公开发行
■本章提要
■重点与难点
3.1 股份有限公司
3.1.1 公司的概念
3.1.2 公司的类别
3.1.3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3.1.4 公众公司与非公众公司
3.2 公开上市的动机
3.2.1 公开上市的好处
3.2.2 公开上市的弊端
3.3 首次公开发行与股票上市
3.3.1 证券发行制度
3.3.2 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
3.3.3 投资银行的发行准备工作
3.3.4 股票发行审核
3.4 股票发行方式
3.4.1 我国曾经用过的发行方式
3.4.2 我国现行的发行方式
3.4.3 回拨机制
3.4.4 超额配售选择权
3.4.5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发行方式
3.5 股票上市
3.5.1 股票上市条件
3.5.2 股票上市程序
3.6 股票发行定价
3.6.1 股票的发行价格
3.6.2 我国股票发行定价
3.6.3 影响股票发行定价的因素
3.6.4 股票发行定价方法
3.6.5 IPO折价现象
3.7 借壳上市
3.7.1 借壳上市与IPO的比较
3.7.2 借壳上市的一般过程
3.7.3 借壳上市的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上市公司再融资
■本章提要
■重点与难点
4.1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
4.1.1 配股
4.1.2 公开增发
4.1.3 定向增发
4.1.4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条件
4.2 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
4.2.1 基本概念
4.2.2 融资特点
4.2.3 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的条件
4.3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4.3.1 基本概念
4.3.2 基本条款
4.3.3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
4.4 上市公司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
4.4.1 基本概念
4.4.2 融资特点
4.4.3 发行条件
4.5 再融资的承销风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5章 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本章提要
■重点与难点
5.1 债券的基础知识
5.1.1 债券的概念和特征
5.1.2 债券的种类
5.1.3 债券的付息方式与收益
5.1.4 我国债券市场的基本情况
5.2 国债的发行与承销
5.2.1 国债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5.2.2 国债的发行
5.2.3 国债的一级自营商制度
5.2.4 国债承销的风险和收益
5.2.5 国债的交易
5.3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5.3.1 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念
5.3.2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5.4 金融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5.4.1 政策性金融债券
5.4.2 商业银行债券
5.5 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5.5.1 公司信用类债券的主要条款
5.5.2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5.5.3 公司债券
5.5.4 企业债券
5.5.5 公司信用类债券的评级
5.5.6 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定价
5.6 债券交易市场
5.6.1 银行间债券市场
5.6.2 交易所债券市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资产证券化
■本章提要
■重点与难点
6.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6.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6.1.2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6.1.3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6.1.4 证券化资产的特点
6.2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型
6.2.1 按照基础资产分类
6.2.2 按照现金流支付方式分类
6.3 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6.3.1 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分析
6.3.2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6.4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6.4.1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别
6.4.2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典型案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7章 公司并购
■本章提要
■重点与难点
7.1 并购的概念和类型
7.1.1 并购的一般概念
7.1.2 并购的类型
7.2 公司并购的动因
7.2.1 协同效应
7.2.2 多元化效应
7.2.3 价值低估动因
7.2.4 委托代理关系
7.2.5 税负效应
7.3 公司并购的一般操作程序
7.3.1 目标公司的筛选
7.3.2 目标公司的评估
7.3.3 目标公司的估值
7.3.4 收购的实施
7.3.5 并购后的整合
7.4 公司并购的支付方式
7.4.1 现金收购
7.4.2 换股收购
7.4.3 资产置换收购
7.4.4 其他证券收购
7.5 杠杆收购
7.5.1 杠杆收购的概念
7.5.2 杠杆收购的一般程序
7.5.3 杠杆收购的价值源泉和风险
7.6 反收购策略
7.6.1 预防性措施
7.6.2 主动性措施
7.7 要约收购
7.7.1 要约收购的基本概念
7.7.2 要约收购的程序
7.7.3 要约收购的价格
7.7.4 要约收购的豁免条件
7.7.5 要约收购与私有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8章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
■本章提要
■重点与难点
8.1 投资银行的风险来源
8.1.1 风险的整体特征
8.1.2 投资银行的业务风险
8.2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
8.2.1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
8.2.2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
8.2.3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9章 投资银行的监管
■本章提要
■重点与难点
9.1 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9.1.1 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
9.1.2 投资银行监管的原则
9.2 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
9.2.1 集中监管模式
9.2.2 自律管理模式
9.2.3 混合监管模式
9.3 对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监管
9.3.1 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承销业务的管理体系
9.3.2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业务的监管体系
9.4 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监管
9.4.1 监管机构
9.4.2 监管模式
9.4.3 监管内容
9.5 投资银行监管政策的变化
9.5.1 金融监管架构的变化
9.5.2 业务创新与监管之间的调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投资银行学:理论与案例(第4版)是202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马晓军。
得书感谢您对《投资银行学:理论与案例(第4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