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与良知

乡愁与良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村上翻译者林少华对自己周边事物的感想感悟。

内容简介

《乡愁与良知》主要是包括作者林少华对故乡对母亲的怀念,以及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翻译家所具备的良知等。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灵魂的锚地”,主要是作者对故乡一草一木的的顾盼、眷恋和思念,乡愁的核心是对母亲的思念; 第二部分是“教授的操守”, 施之于教育,使得我叩问大学的灵魂和教授的操守;  第三部分是“优雅的消失” ,施之于文化,使得我懊恼“窥海斋”的终结和优雅的消失; 第四部分是“镇长的奥迪” ,施之于社会,使得我质疑镇长的奥迪和娃娃鱼的遭遇; 第五部分是 “‘林家铺子’和村上”, 施之于翻译,使得我选择了村上春树和他的“高墙与鸡蛋”。

作者简介

作者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亦从事文学创作。曾任教于暨南大学、日本长崎县立大学和在东京大学从事学术研究。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乡愁与良知》《为了灵魂的自由》《高墙与鸡蛋》《雨夜灯》。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等四十一部村上春树作品系列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伊豆舞女》《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之作凡七十余部,广为流布,影响深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写在前面

第一编 灵魂的锚地

母亲的视线

怀念母亲

母亲的红头巾

母亲的包袱皮

父亲的手

人生从此孤独

乡关何处

肥猪肉曾经那么好吃

春节:三百六十五分之一

回家过年真好

牛,牛年,牛市的牛

人生加减法

灵魂的锚地

收藏夕晖……

寂静的乡间

匿名之乐

亲近土路 亲近泥土

花中独爱牵牛花

偷桃之乐

洋兰与国兰之间

彼穷、此穷到不穷

我与一九七八……

之于我的共和国六十年

鸟与“市民……”

第二编 教授的操守

我心目中最可敬佩的教授

教授的尊严

教授的操守

教授分级之烦恼

教授的“牛”与不“牛”

谁让教授“下课”了

“教授是什么官?”

当官好还是当老师好

我是不是该弄个官当

忽然很想当博导

地震中的老师们:最后一课

兰州大学:“蒲公英”和小松鼠

“东京大学”何处寻

神户大学:校门口的野猪

乏味的大学校园

教育:求真还是求假

“仰望星空”还是仰望项目

大学教育与贪官污吏

大学的灵魂与故事

大学应如何政治学习

大学者,数字之谓也

大学官场化何时休

诺贝尔奖与北大

“耳”=耳朵

坦率的外国留学生

史上最牛小学生

勤奋与天才之间

高考与“高考”

取消文理分科的理由

别折腾“一考定终身”

愿景——2007年山东高考作文

春来草自青——2008年山东高考作文

第三编 优雅的消失

请勿封杀繁体字

五十二个字的力量

重拾端午 重新出发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标志

称呼的困惑

假如梁思成还活着

收藏礼赞

窥海斋的终结

优雅的消失

乐活读书的魅力

小说即关系

写博客的理由

拍电视并不那么好玩

遭遇签售

血压高低与苏轼

因为荷尔蒙,所以爱

遭遇豪华

王小波:讲真话和推崇翻译

第四编 镇长的奥迪

假如地球上只剩你一个人……

同是钞票

“亲切过剩”

手机遭遇

无车族的郁闷

出租车上我从不要求开空调

研究生儿子与哈里王子

灵魂的质地

中餐必须改革

娃娃鱼:筷子下的“活化石”

喜欢日本料理的理由

下跪的日本人

洗马桶洗出的国务大臣

摩根用人:出身贵族

红绿灯和上海人

上海还是青岛,这是个问题

青岛:我的城市

鼓浪屿:没有车的世界多好

镇长的奥迪

数字统治世界

人民政府门前的尴尬

羊城三惊

第五编 “林家铺子”和村上

我和村上君

我和《挪威的森林》

村上会得诺贝尔奖吗?

林译村上:“0”分

翻译:“担水上山”

高墙上的那一丛草

王小波与村上春树之间

村上春树的良知

附录: “高墙与鸡蛋” ——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演讲

我见到的和没见到的村上春树

第二次见到的村上春树:鲁迅也许最容易理解

乡愁与良知是2016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作者林少华。

得书感谢您对《乡愁与良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将军与红颜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共包括6部中篇小说和4部短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分别为《将军与红颜》《大地是小姑》《车上的感觉》《晚霞绚烂无比》《钢窗锈迹》《被遗忘的谋杀案》,4部短篇小说分别为《红莲》《水牛》《莲村情话》《特别考场》。这些作品代表了作者的最高创作水准,全部在各类文学杂志上公开发表过,题材有历史人物传记、现代农村生活等,内容积极向上,语言平实流畅,可读性很强。
孩子与世界 电子书
本书是写给孩子看的散文集,本书中的文章,有写孩子喜欢看的安徒生的文章,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艺术加工的,比如《丑小鸭复仇版》《皇帝的新装与旅游业》;有描写孩子生活习惯的,如《练习爬行》《跟谁学谁》,讲述了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有描写孩子教育问题的,如《用汉语治病》强调了汉语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念书人》强调了学习是每个孩子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语文组》描写了学习语文方法的重要性等。本书通篇的
批评与洞见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书主题内容,研究美国文学批评,由六篇论文组成,前两篇回顾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批评的历程,后四篇则从亚裔视角分析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第二部分着重论述英语学科为何、如何顺应文学研究的需要进行转型。
焦虑与认同 电子书
本书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叙事学的相关批评理论与方法,对石黑一雄迄今为止出版的7部长篇小说进行研读,分析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出的身份焦虑以及不同模式的身份认同,探究其小说中的身份问题,以此观照石黑一雄本人的身份观,为国内外学者深刻理解石黑一雄本人及其小说的文化内涵和当代意义提供参考。
泪与笑 电子书
本书收入小品文26篇、书话评传9篇、序文4篇、书信41通、译文12篇。梁遇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写作英国随笔风格的散文小品,擅长表达充满个性特点的社会人生体验,提供一种“絮语”式议论美文。他散文的数量不多,却多为可以传世的精品,在“五四”之后独树一帜。胡适认为他是“一个极有文学兴趣与天才的少年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