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总则研究

中国民法总则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我国法学大家杨立新对民法总则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中国民法总则研究(套装共2册)》包括《中国民法总则研究·上卷》《中国民法总则研究·下卷》共两册。

民法总则是统领民法典为民法各个部分共同适用的基本规则,也是民法中最抽象的部分。这套书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民法典民法总则立法,在深入把握民法总则国外立法和理论研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法总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民法中各基本范畴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这套书对民法基本理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法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以及时效和期间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民法总则中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如民法的性质、基本原则、民事主体的体系、法律行为的建构、代理权的性质、诉讼时效届满的效果等提出了独到见解。

作者简介

作者杨立新,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从1975年起从事审判工作、检察工作和法学研究、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过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高级检察官等。1980年开始进行民商法学研究并发表作品,出版著作60余部,发表论文350佘篇,并多次到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早稻田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澳门大学等著名学府进行访问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作者经历

上卷

导论 民法总则概述

第一节 民法概述

第二节 中国民法百年历史回顾

第三节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性跨越

第四节 民事法律关系

第五节 《民法总则》在民法典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一节 民法的立法依据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

第三节 民法适用规则

第四节 民法特别法的适用规则

第五节 民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法总则》对自然人制度的主要改革

第二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节 监护

第四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五节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六节 自然人的特殊情形研究

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营利法人

第三节 非营利法人

第四节 特别法人

第四章 非法人组织

第一节 非法人组织概述

第二节 非法人组织的类型

第三节 合伙

下卷

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节 《民法总则》第五章规定民事权利的内容和价值

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民法总则》规定的民事权利内容

第四节 民事权利客体概述

第五节 人身权利的客体:人身利益

第六节 物权的客体:财产利益与物及类型化

第七节 知识产权的客体:智慧成果

第八节 其他财产权利的客体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民法总则》对民事法律行为统一规定的应然与实然

第二节 一般规定

第三节 意思表示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五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六节 戏谑行为

第七章 代理

第一节 代理概述

第二节 一般规定

第三节 委托代理

第四节 代理的终止

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节 《民法总则》应否规定民事责任之争

第二节 《民法总则》对民事责任规定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相对应于民事责任的请求权

第四节 对抗请求权的抗辩、抗辩事由与抗辩权

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节 时效概述

第二节 诉讼时效

第三节 取得时效

第四节 除斥期间

第十章 期间的计算

第一节 时间、期间和期日概述

第二节 期间的计算和期日的确定

第十一章 附则

中国民法总则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立新。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民法总则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年第2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期聚焦《土地管理法》修订。
生态权研究 电子书
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关注生态权,用生态权的思想构筑或者修正法律制度,这也是本书主要的理论贡献。
家事法研究(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丛刊,本书为2016年卷。
家事法研究(2017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7年卷。
家事法研究(2018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8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