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研究

德国文化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

内容简介

德国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实体和欧洲一体化的领头羊,在欧盟、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与德国的各种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和深化,我国全方位了解德国的需要也越来越紧迫和重要。基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传统,德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既不同于东欧、又不完全与西欧国家相同的特性。

作者简介

作者李伯杰,云南昆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德国早期浪漫派文学和德国文化史研究。著有《德国文化史》,发表关于德国浪漫派和德国文化史的学术论文数十篇,译有美学、文学理论、文化理论等方面的学术著作近百万字。曾在《读书》开设“德国文化史随笔”专栏,现为“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身处欧洲中央”:影响德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引言

第一节 破碎而开放的空间

第二节 “不合时宜的大块头”

第三节 “中部位置”的后果

第四节 “中间位置”对于德意志民族心理的影响

结语

第二章 “迟到的民族”:历史的负担

引言

第一节 辉煌的开端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步履蹒跚

第三节 自由与统一不可兼得

结语

第三章 德国历史的几个特点及其对德国文化的影响

引言

第一节 “与众不同”的几个表征

第二节 屈夫霍伊塞的巴巴罗萨纪念碑或德国历史的悲情性

结语

第四章 “诗人的民族”:语言文学在德意志民族意识建构中的作用

引言

第一节 “文化民族”

第二节 “诗人的民族”

第三节 德语与德意志民族

第四节 “读书做官”及“文化修养”

第五节 小城魏玛

结语

第五章 “一个麻烦的祖国”: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

引言

第一节 “您爱德国吗?”

第二节 艰难的德国认同之路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认同问题

结语

第六章 德国文化的符号

引言

第一节 德国符号

第二节 国旗上的颜色

第三节 坎坷的国歌之路

结语

第七章 安全感缺乏症

引言

第一节 “德国人的恐惧”

第二节 “German Angst”产生的历史原因

第三节 德国人的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德国文化研究是201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伯杰。

得书感谢您对《德国文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燕赵文化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本书分为燕赵文史、理论思想、硕博论坛、学术视野等栏目,收录了《新见燕王讙兵器考证两则》《戈涛的诗文创作》《美育与跨专业创客培养》《芥川文学中的“人面兽”形象探析》《雷雨琴与清末版权保护案》等文章。
燕赵文化研究(第1辑) 电子书
《燕赵文化研究》由河北大学文学院主办,设有域外博览、语言文化、思想之域、理论之维、莲池书苑、名家访谈、硕博论坛等栏目,重点刊登体现燕赵地域文化研究最新成果和反映燕赵传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学术论文、报告、评论、随笔和访谈录等。
魏晋隋唐历史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许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15年河南省历史学年会暨魏晋文化研究”会议中“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论文合集之一,时段集中于汉末至唐末五代时期,研究的视点侧重于各时间段王朝国家的社会侧面、文化现象、思想脉络、变化趋势的追寻,并有一些理论性思考。
屯堡文化研究(2014卷) 电子书
屯堡文化是黔中安顺独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受到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明王朝“调北佂南”“调北平南”“调北填南”引发大量汉民移居安顺,屯堡人将母源地文化移植到安顺的多元文化生境中,在与周边族群的互动中既保持了自身的文化认同,又不断地吸取周边族群的文化养分,建构成独具一格的屯堡文化,较系统和完整地保留至今,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性特征。本书对屯堡文化中的各方面如屯堡服饰、语言艺术、地
北京文化遗产英译研究 电子书
本书立足北京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战略定位,通过深入的文化翻译与对外传播理论的交融性研究,探索北京文化资源的英语翻译策略和对外传播模式,服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