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涵盖供体器官的维护、供体器官的科学评估、器官捐献与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器官捐献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分类及判定标准、供体的维护等。
内容简介
2010年1月28日专门签署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协议以来,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其它移植中心一起投入到我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中,在全国各大移植中心中位居前列。但是有许多问题仍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如如何进行供体器官的维护,供体器官的科学评估等。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器官捐献工作的稳步发展,并与国际器官移植界接轨,有必要将国内外公民器官捐献与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器官捐献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分类及判定标准、供体的维护、供体器官的评估、DCD器官的移植技术等加以总结,编撰成专著以供临床医师参考和学习。图文并茂,科学严谨,专家审阅,内容丰富。
作者简介
编者何晓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东院院长。器官移植科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名医百强榜、岭南名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度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器官捐献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移植技术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器官捐献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肝病学会副会长、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等编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器官捐献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一节 发达国家器官捐献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器官捐献及移植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三节 国内外器官捐献体系建立现状
第二章 器官捐献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
第一节 生命和死亡的伦理学问题
第二节 死亡的判断标准及其伦理
第三节 中国公民对器官捐献的认知
第三章 协调员在器官捐献中的作
一、协调员在器官捐献中的作用[1-3]
二、协调员队伍的建设与培训[4-5]
三、协调员的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分类及判定标准
一、概述
二、中国一类(C-Ⅰ)及判定标准
三、中国二类(C-Ⅱ)及判定标准
四、中国三类(C-Ⅲ)及判定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捐献的供体病理生理变化及维护
第一节 中国Ⅰ类供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及维护
第二节 中国Ⅱ类和Ⅲ类供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及维护
第三节 DCD供体的护理
第六章 供体感染的预防和诊治
第一节 供体来源性感染的预防
第二节 供体来源性感染的诊治策略
第七章 捐献器官的质量评估流程与获取标准
第一节 肝脏
第二节 肾脏
第三节 心脏
第四节 胰腺
第八章 捐献器官的获取技术
第一节 肝脏的获取技术
第二节 肾脏的获取技术
第三节 心脏和肺脏的获取技术
第四节 特殊器官获取技术
第九章 捐献器官的保存与灌注
第一节 中国Ⅰ类器官保存与灌注
第二节 中国Ⅱ类和Ⅲ类器官的保存与灌注技术
第十章 DCD 器官热缺血损伤机制
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DCD 捐献器官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一节 肝脏移植
第二节 肾脏移植
第三节 肺 移 植
第四节 心脏移植
第五节 胰腺移植
第六节 多器官移植
第七节 胰岛移植
第十二章 DCD 供体影像学评
一、供体肝脏MRI评价应用
二、供体肾脏MRI评价应用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DCD 动物实验
第一节 DCD相关的实验动物学
第二节 大动物的DCD实验模型
第三节 ECMO在大动物DCD实验模型供体器官保护中的应用
附录1 人体器官捐献与获取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
中国二类( C-Ⅱ)器官捐献与获取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无ECMO辅助模式
中国二类( C-Ⅱ)器官捐献与获取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 ECMO辅助模式
中国三类( C-Ⅲ)器官捐献与获取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无ECMO辅助模式
中国三类( C-Ⅲ)器官捐献与获取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 ECMO辅助模式
中国一类( C-Ⅰ)案例数据收集表格
中国二类( C-Ⅰ)案例数据收集表格
ECMO辅助中国二类( C-Ⅱ)案例数据收集辅助表格
中国三类( C-Ⅲ)案例数据收集表格
ECMO辅助中国二类( C-Ⅱ)案例数据收集辅助表格
附录2 相关政策法规
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理论与实践是201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何晓顺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理论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