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国内首份以评论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刊,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本册是第3辑。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力图以评论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由高校众多知名学者,如丰子义、杨学功、汪信砚、吴晓鹏、孙伟平、鉴传今等,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每年度所发表成果(包括图书、期刊等)进行评论,并刊发相关书评等,引领论争的风向,提高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思想评论水平。本辑设置了“热点评论”“专题评论”“学术书评” “思想对谈”“博文锐评”“佳作短评”等栏目。

作者简介

编者陈新夏,男,1957年5月生,湖南桃源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本科;1982年1月至1984年4月,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委党校任教师;1984年9月至1987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87年至现在,在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任教师。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北京市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人的理论及人的发展现实问题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编委会

编者手记

向以评论的方式贡献思想的作品和作者致敬

热点评论

关于“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终结问题

二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兴起及其演变

三 “意识形态终结”论持久影响的原因和理论困境

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发展

自我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柯亨与马克思在当代的相遇

一 柯亨对马克思平等理论的当代反思与重构

二 马克思是如何理解和看待自我所有权的?

三 自我所有权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核心依据吗?

四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回归自我所有权吗?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

一 国际学术史图景中的国内研究

二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性质

三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

四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建构

五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归旨

专题评论

后现代空间的性别建构

一 其人与其书

二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空间理论:性别歧视上的一丘之貉

三 苏贾:线性的偏执

四 哈维:男权主义的眼神

五 余论

“空间转向”后的左翼地理学人宣言

一 空间的社会关系本质与劳动的空间分工

二 时空压缩与全球地方感

三 空间女性主义

四 结语

不平衡、地方感与空间的性别

一 劳动的空间分工与不平衡发展

二 “全球地方感”理论

三 性别与空间:女性主义的分析视野

四 结语

以“都市革命”来改变世界

一 何谓“都市”?

二 如何认识“都市”

三 资本主义如何进行“都市设计”

四 何谓“都市革命”以及“都市革命”何为

学术书评

《李达年谱》编撰的重大意义与学术创新

一 《李达年谱》编撰的重大意义

二 《李达年谱》的学术创新与特色

三 《李达年谱》的有待商榷之处

科学时代哲学何为?

面向虚无主义的“阵地战”

一 海德格尔与虚无的存在学

二 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与虚无

三 虚无主义的思想史

四 虚无主义的诊疗学

五 尼采与海德格尔

理念与现实: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

一 两个世界裂缝的沟通:从观念到实践

二 三重维度中的资本概念:从现实到理论

三 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空方位

四 余论

从“存在的象征”到“存在的超脱”:政治美学的前景

新时代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认识“虚构”的自己

一 对人类及其历史的认知解释

二 对认知的计算解释

三 对计算的数据(计算)主义解释

四 总结

思想对谈

《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专题一 《资本论》的文本解读与思想阐释

专题二 《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专题三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创新

专题四 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博文锐评

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

虚无主义的“中国性”建构

一 范式转化:中国虚无主义的概念缘起

二 理论旅行:虚无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路径

三 话语变迁:虚无主义在中国的当代表征

论早期马克思的“主谓颠倒”理论:“中介”的作用

一 为什么要研究“主谓颠倒”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 整个博士论文的目的、方法与结构

佳作短评

《1+12:通向常识的道路》等书评5篇

短评一:《1+12:通向常识的道路》

短评二:《重思国家》

短评三:《何为正义》

短评四:《四种分叉》

短评五:《分裂分析德勒兹:先验经验论与建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新夏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4)(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电子书
收录2014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原创论文二十余篇。
价值论研究(2018年·第1期) 电子书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的会刊,该期为创刊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合作理论及当代实践 电子书
结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实际,建构推动农民合作经营发展的路径,为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和发展农民合作经营提供智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总第2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主办刊物,本册是总第2期。
英国学派与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电子书
以研究霍布斯鲍姆马克思主义史学,展现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和20世纪英国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