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与美国思想文化译丛: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

实用主义与美国思想文化译丛: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分析哲学中的重要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正文部分一共16节,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围绕经验主义,包括早期以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代表的早期经验主义和以G·E·摩尔、罗素和艾耶尔等为代表的当代经验主义,批判基础主义认识论,修改休谟的思想提出“心理学的唯名论”,指出“所予神话”。后半部分讨论心灵哲学的问题,修改笛卡尔和赖尔的理论,讲述“琼斯的神话”,正面揭示了“所予神话”的理论和历史根源,从而提出一种新的心灵观,表明塞拉斯自己的言语行为主义立场。可以说,整篇文章以批判“所予神话”为核心,综合展现了塞拉斯的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存在论和认识论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威尔弗里德·斯托克·塞拉斯,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曾在密歇根大学、布法罗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于爱荷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耶鲁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执教。1956年,塞拉斯在伦敦大学作一期讲座,题为“所予神话:关于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的三次讲座”,不久以《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为题发表于《明尼苏达科学哲学研究》第一卷,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章之一。塞拉斯著述丰硕,主要有《科学、感知与实在》《哲学视角》《科学与形而上学:康德主题变奏曲》《哲学与哲学史文集》《自然主义与存在论》《纯粹语用学与可能世界:威尔弗里德·塞拉斯早期文集》《认识论的形而上学:威尔弗里德·塞拉斯讲座》《康德与前康德主题:威尔弗里德·塞拉斯讲座》《康德的先验形而上学:塞拉斯的卡西尔讲座及其他文集》《在理由的空间:威尔弗里德·塞拉斯文选》等。塞拉斯享有很多荣誉,主要有牛津大学的约翰·洛克讲座、德克萨斯大学的马切特基金会讲座、芝加哥大学的约翰·杜威讲座、美国哲学协会的卡洛斯讲座、莱斯大学的查诺夫讲座、耶鲁大学的恩斯特·卡西尔讲座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引言

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

Ⅰ 感觉材料论的含糊之处

Ⅱ 另一种语言?

Ⅲ “看上去”的逻辑

Ⅳ 解释看上去

Ⅴ 印象与观念:一个逻辑的观点

Ⅵ 印象与观念:一个历史的观点

Ⅶ “意指”的逻辑

Ⅷ 经验知识有一个基础吗?

Ⅸ 科学与日常用法

Ⅹ 私人片断:问题

Ⅺ 思想:经典的看法

Ⅻ 我们的赖尔祖先

ⅩⅢ 理论与模型

ⅩⅣ 方法论的行为主义与哲学的行为主义

ⅩⅤ 私人片断的逻辑:思想

ⅩⅥ 私人片断的逻辑:印象

参考文献

导读

第Ⅰ部分 [1]—[7] 感觉材料论的含糊之处

第Ⅱ部分 [8]—[9] 另一种语言?

第Ⅲ部分 [10]—[20] “看上去”的逻辑

第Ⅳ部分 [21]—[23] 解释看上去

第Ⅴ部分 [24]—[25] 印象与观念:一个逻辑的观点

第Ⅵ部分 [26]—[29] 印象与观念:一个历史的观点

第Ⅶ部分 [30]—[31] “意指”的逻辑

第Ⅷ部分 [32]—[38] 经验知识有一个基础吗?

第Ⅸ部分 [39]—[44] 科学与日常用法

第Ⅹ部分 [45] 私人片断:问题

第Ⅺ部分 [46]—[47] 思想:经典的看法

第Ⅻ部分 [48]—[50] 我们的赖尔祖先

第ⅩⅢ部分 [51]—[52] 理论与模型

第ⅩⅣ部分 [53]—[55] 方法论的行为主义与哲学的行为主义

第ⅩⅤ部分 [56]—[59] 私人片断的逻辑:思想

第ⅩⅥ部分 [60]—[63] 私人片断的逻辑:印象

实用主义与美国思想文化译丛: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是2017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威尔弗里德·斯托克·塞拉斯。

得书感谢您对《实用主义与美国思想文化译丛: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电子书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佛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研究(全2册) 电子书
当代中国佛教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篇共十四章,内容包括:黑格尔《法(权利)哲学》——对传统解读水平的反省、对新解读可能性的探索;黑格尔法哲学关于人的规定的双重路径;自然与契约的彼岸——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转让为什么是所有权的最终规定——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对占有和所有的区分;论不法对伦理的作用:主体与伦理实体的和解等。
哲学与文化世界——人民性的根本意义 电子书
本书立足中国文化境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探究文化世界的总体意义、本质意义、人民性意义及一些特殊的文化形态的意义,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基础研究,为文化理论、文化教育、文化研究和文化创作提供文化哲学基础、方法和价值取向。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将澄清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关系、概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总结蒲鲁东的经济哲学观作为理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