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回答了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问题:如何在关键产业成为第一。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美国和欧洲、日本的经济衰退为例,分析其衰退的原因,指出一个国家的富强要靠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的企业提供前车之鉴。
作者根据几十年从事世界顶级公司战略规划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的经济现状,尤其是针对产业发展的布局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富的进一步积累,提出了解决方案,并揭示了中国产业转型和升级的“秘密”。
作者简介
作者韩德尔·琼斯,美国国际商业战略(IBS)公司的创始者和董事会主席。该咨询公司创始于20世纪80年代,客户包括三星、IBM、微软、思科、英特尔、希捷等。曾任美国罗克韦尔(Rockwell)公司全球副总裁,负责过战略、并购、国际营销和工程;曾任一家公开上市半导体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和ITT公司副总裁。韩德尔•琼斯先生著有《中美国》(Chinamerica)一书,在美国出版后又译成多国语言出版。他也是《福布斯》、《中国日报(英文版)》等的专栏作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部分 美国:衰退中的巨人
第1章 中美财富大战的前线
美国的衰落
美国正陷入债务泥沼
美国的消费问题
第2章 企业家是如何取代将军的
提供就业机会
产生出口
为股东创造财富
产生税收收入
研发技术
不同的战场需要不同的战术
美国产业的前景
第3章 美国产业管理失误的例子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命运
全球汽车产业前景
美国汽车产业展望
要吸取的教训
劳动力成本的管理
在研发上的投资
注重用户的喜好
未来的发展
第4章 电子产业和“超级领袖”
计算机产业发生的巨大变化
计算机中处理器的引擎作用
新的竞争威胁
成功的负面影响
元部件挑战
软件在价值链中的重要性
美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崩溃
未来消费电子产业的机会
为互联网铺路的通信基础设施
半导体产业
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第5章 美国经济的现实情况
握着方向盘的美国政府
缺乏降低运营成本的实际行动
市场是重大资产
产业决策受政治影响
对资本密集型产业支持薄弱
提供半导体芯片的晶圆制造厂
电视机和电脑用的平板显示器
合同制造的增长和战略重要性
包括软件和服务在内的核心产业的配套基础设施
对前沿研究的投资
外国出生的企业领导人对美国产业的影响
第一次亚洲入侵
没有很好地利用利润
美国在如何创造财富
第二部分 中国:迈入升级阶段
中国给人的第一感觉
城乡因素
内部和外部的观点
第6章 中国产业的现状
经济发展
做产业的跟随者还是领导者
劳动力培训需要做的变革
接下来的步骤
第7章 全球化的中国
中国人强烈的个性
对敌人的仇视
打造内部的优势
中国人的创造性和价值提升
两代人的代沟在不断扩大
教育、培训和计划
能力的双重性
购买模式的变化
中国哲学及其对商业的影响
经商方法上的冲突
第8章 中国的宏大目标和设想
中国新的“大型项目”
全球化中国的原材料支持
中国产业化的进步以及所需要的深化改革
第9章 2020年后的中国支柱产业
中国的汽车产业
中国的医疗保健和制药产业
中国的电子产业
在原有基础上建设还是废弃重建
业务策略
坚持不懈和雄心大志
培养企业在全球市场有效竞争的能力
产品定位和市场控制
电子产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总结
第10章 中国产业升级的秘密
与欧洲模式相比较
美国的真实一面
日本的困境
中国的未来愿景
特大城市的概念
总结
中国的全球化革命是201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作者[美]韩德尔·琼斯。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的全球化革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