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第3版)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第3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工作。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导论、工作分析准备、工作岗位调查、工作分析方法及其操作过程、工作分析成果及其编制过程、工作分析成果的应用、岗位评价准备、岗位评价的方法及其操作过程、岗位评价成果的应用。本书的特色:立足于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掌握,通过“引导案例”增强学生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理论问题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果;强化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在“实验实践”环节提出实验实践的背景和目的、准备条件、操作步骤与过程、成果和评价及支撑材料等内容,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本书有习题、参考答案与电子课件,适合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

作者简介

杨明海,男,管理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等。

章节目录

目 录

第1章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导论 1

1.1 工作分析概述 3

1.1.1 工作分析的概念 3

1.1.2 工作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4

1.1.3 工作分析的原则 5

1.1.4 工作分析的一般程序 6

1.2 岗位评价概述 7

1.2.1 岗位评价的概念 7

1.2.2 岗位评价的作用 7

1.2.3 岗位评价的原则 8

1.2.4 岗位评价的一般程序 8

1.3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的关系

与应用 10

自测题 11

第2章 工作分析准备 16

2.1 组织诊断与组织结构设计 17

2.1.1 组织诊断 17

2.1.2 组织结构设计 19

2.2 定编定员 22

2.2.1 定编定员的原则 23

2.2.2 定编定员的方法 24

2.3 工作分析计划 27

2.3.1 工作分析的目标 27

2.3.2 工作分析的信息

收集者 27

2.3.3 工作分析的信息类型

和内容 28

自测题 29

第3章 工作岗位调查 31

3.1 工作岗位调查的概念、目的

与意义 32

3.1.1 工作岗位调查的概念 32

3.1.2 工作岗位调查的目的 32

3.1.3 工作岗位调查的意义 33

3.2 工作岗位调查的方式 33

3.2.1 面谈法 33

3.2.2 现场观察法 33

3.2.3 书面调查法 34

3.3 工作岗位调查的形式 34

3.3.1 岗位写实 34

3.3.2 关键事件法 36

3.3.3 调查抽样法 37

3.4 工作岗位调查的内容 38

3.4.1 岗位劳动责任调查 38

3.4.2 岗位能力要求调查 38

3.4.3 岗位劳动强度调查 38

3.4.4 岗位劳动环境调查 44

3.5 工作岗位调查中应注意

的问题 55

自测题 66

第4章 工作分析方法及其操作

过程 68

4.1 职务分析问卷法 69

4.1.1 职务分析问卷法简介 69

4.1.2 职务分析问卷法的

操作过程 71

4.1.3 职务分析问卷法的

应用 73

4.2 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法 76

4.2.1 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

卷法简介 76

4.2.2 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

卷法的操作过程 77

4.2.3 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

卷法的应用 84

4.3 职能工作分析方法 85

4.3.1 职能工作分析方法

简介 85

4.3.2 职能工作分析方法的

操作过程 86

4.3.3 职能工作分析方法的

应用 91

4.4 工作要素法 93

4.4.1 工作要素法简介 93

4.4.2 工作要素法的操作

过程 93

4.4.3 工作要素法的应用 95

4.5 临界特质分析系统 98

4.5.1 临界特质分析系统

简介 98

4.5.2 临界特质分析系统的

操作过程 100

4.5.3 临界特质分析系统的

应用 101

4.6 任务清单分析系统 101

4.6.1 任务清单分析系统

简介 101

4.6.2 任务清单分析系统的

操作过程 101

4.6.3 任务清单分析系统的

应用 102

自测题 105

第5章 工作分析成果及其编制

过程 107

5.1 工作描述 108

5.1.1 工作描述的主要内容 108

5.1.2 工作描述编制的格式

规范 110

5.1.3 工作描述编制范例 112

5.2 工作规范 115

5.2.1 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 115

5.2.2 工作规范编制的格式

规范 116

5.2.3 工作规范编制范例 117

5.3 工作说明书 119

5.3.1 工作说明书的主要

内容 119

5.3.2 工作说明书编制的

格式规范 122

5.3.3 工作说明书编制应

注意的事项 125

5.4 工作说明书编制范例 125

自测题 138

第6章 工作分析成果的应用 140

6.1 工作设计 141

6.1.1 工作设计的意义 141

6.1.2 工作设计的条件和

内容 142

6.1.3 工作设计的步骤 143

6.1.4 工作设计的方法 144

6.2 人力资源规划 147

6.2.1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47

6.2.2 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

分析的关系 148

6.3 人力资源招聘、培训与绩效

考核 149

6.3.1 人力资源招聘 149

6.3.2 人力资源培训 150

6.3.3 绩效考核 151

自测题 154

第7章 岗位评价准备 157

7.1 岗位分类 158

7.1.1 岗位分类的基本功能 159

7.1.2 岗位分类的基本原则 159

7.1.3 岗位分类的基本方法 160

7.2 岗位评价委员会 161

7.2.1 岗位评价委员会的

组织构成 161

7.2.2 岗位评价委员会的

工作原则 162

7.2.3 岗位评价委员会的

工作内容 163

7.3 岗位评价计划 163

7.3.1 确定岗位评价指标与

标准 163

7.3.2 获取与岗位相关的

信息 165

7.3.3 岗位评价培训 165

7.4 试评标杆岗位 167

7.4.1 标杆岗位的选择原则 167

7.4.2 标杆岗位的评价要素 167

7.4.3 标杆岗位的试打分 170

自测题 176

第8章 岗位评价的方法及其

操作过程 179

8.1 岗位评价的基本方法 180

8.1.1 岗位参照法 180

8.1.2 岗位排列法 181

8.1.3 岗位分类法 184

8.1.4 因素比较法 186

8.2 要素计点法 188

8.2.1 要素计点法简介 188

8.2.2 要素计点法的操作

步骤 189

8.2.3 要素计点法的应用 198

8.3 海氏三要素评价法 208

8.3.1 海氏三要素评价法

简介 208

8.3.2 海氏三要素评价法的

操作步骤 215

8.3.3 海氏三要素评价法的

应用 217

8.4 国际岗位评价法 218

8.4.1 国际岗位评价法简介 218

8.4.2 国际岗位评价法的

操作步骤 230

8.4.3 国际岗位评价法的

应用 230

自测题 233

第9章 岗位评价成果的应用 235

9.1 薪酬管理 236

9.1.1 薪酬的概念与意义 236

9.1.2 工资及其基本类型 236

9.1.3 基本工资的确定 238

9.2 劳动保护 239

9.2.1 劳动保护的概念 239

9.2.2 劳动保护的内容 239

9.2.3 全社会安全生产管理

体制 240

9.2.4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机制 241

9.2.5 职业危害和职业病 244

9.3 社会保障 245

9.3.1 社会

9.3.2 社会保障的特征 245

9.3.3 社会保障的范围 246

9.4 社会保险 246

9.4.1 社会保险的概念与

特点 246

9.4.2 社会保险的功能 247

9.4.3 社会保险的内容 248

自测题 250

参考文献 253

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第3版)是2018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明海等。

得书感谢您对《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第3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淘宝网店深度SEO优化技术揭秘:网店流量高效转化 电子书
淘宝卖家对“淘宝SEO”的概念远不如对“淘宝流量”“转化率”这样的概念熟悉。通俗一点讲,淘宝SEO就是淘宝搜索引擎优化。伴随着电子商务浪潮的增大,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卖家在宝贝的搜索量上下工夫,有了搜索才会有宝贝的转化率。淘宝搜索流量,尤其是自然搜索流量是一块大蛋糕!但是淘宝的搜索规则几经变化,这让卖家们难以适应。本书从淘宝的各种搜索规则出发,教会卖家以不变应万变,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宝贝排名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电子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婴...
超声医学 电子书
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卫计委规划教材。
计算机专业英语 电子书
每章内容专注于某一计算机领域的知识,便于知识点的掌握和分解; 每章的最后设置了专业英语应用模块; 全书增加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商务、物联网、网络社区、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电子支付、物流、3D 打印等新技术。
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 电子书
1.教育部“1 X”证书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官方认证教材,3本教材分别对应3个级别职业技能认证。 2.依托华为智能计算设备(ARM服务器、人工智能服务器)。 3.理实一体化,案例丰富。 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编写。 5.配套资源丰富,适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