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新一代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的行业人士、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等广大读者。
从通用目的技术的视角展望数字孪生体下一个十年的发展;
提出数字孪生体仿真派、连接派和数据派三大策略;
对数字孪生体标准、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介绍,内容系统全面;
重点介绍五大行业的数字孪生体应用,实用性强。
内容简介
数字孪生体(Digital Twin)是描述物理世界和数字空间的概念体系,它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新范式。自2010年正式诞生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工业4.0研究院2015年启动对数字孪生体系列研究,对其发展历史、关键技术、演进规律和应用前景等做了专题分析,并提出了仿真派、连接派和数据派三大价值体系。美国NASA和国防部一直努力寻找解决复杂系统数字化的根本办法,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它们率先在2010年左右提出数字孪生体概念,美国国防部还借此提出了数字线程(Digital Thread),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工程体系。由于数字孪生体概念通熟易懂,便于望文生义,具有很好的传播效果。数字孪生体除了在制造业逐渐深化,其他行业也深受启发,也借用数字孪生体做数字化转型,例如能源工业、医疗器械、建筑业、智慧城市和国防工业等。中国学界和产业企业在这轮数字技术变革中,跟进较为及时。一方面中国学者积极参与数字孪生体学术研究,发布了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另外一方面,以工业4.0研究院为主的探索,引领了行业的数字孪生工程实践,特别是以IOT3000开源数字孪生项目的推广,大大普及了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引起了行业人士的关注,加快了产业应用数字孪生体的速度。本书围绕数字孪生体来龙去脉,结合到工业4.0研究院过去几年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依据数字孪生体参考架构模型,力图打造一个数字孪生创新生态。
作者简介
胡权
工业4.0研究院院长,数字孪生体联盟理事长,国家发改委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课题数字孪生体工作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领域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CPHS 2020数字孪生体产业应用论坛主-席。曾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举办多场专题讲座,积极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欧盟商会等行业交流,帮助歌尔股份、欣旺达、国投创新等知名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作为全球非常早跟踪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专家之一,设计了高度自动化、高度数字化和高度网络化的判定标准,目前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数字孪生体、5G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长期为《清华管理评论》《中欧商业评论》《中国工业评论》《中国电子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和《中国日报》等撰写文章,曾接受《法国回声报》《法兰克福汇报》等国际媒体的采访。
章节目录
第 一篇 认识数字孪生体 001
第 一章 DARPA创世纪 004
“丑小孩综合征” 005
数字孪生体范式 009
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014
第二章 通用目的技术 020
第四次工业革命 021
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 025
数字孪生体产业 029
第二篇 数字孪生体技术 037
第三章 数字孪生化 040
数字孪生化水平 041
数据驱动的仿真 045
DARPA X-DATA项目 049
第四章 数字线程 054
数字线程的演进 055
数据交换和分享 060
F-35生产系统 063
第五章 数字孪生体平台 068
开放架构的价值 069
数字孪生体应用 073
IOT 3000平台生态 077
第三篇 数字孪生创新生态 083
第六章 数字孪生基础设施 086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087
开源数字基础设施 092
数字孪生创新计划 096
第七章 数字孪生体标准 101
赢家通吃的标准战 102
国内外标准进展 106
基于开源的标准 110
第八章 降维策略实施指南 115
颠覆性创新的意义 116
数字孪生体流派 119
如何实施降维策略 123
第四篇 数字孪生体应用 129
第九章 数字孪生制造 132
日本IMS失败之谜 133
数字孪生制造模式 138
案例:特斯拉生产系统 141
第十章 数字孪生城市 147
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 148
数字孪生城市平台 152
案例:数字孪生智能杆 156
第十一章 数字孪生航空航天 162
虚拟数字机队 163
数字孪生人体 167
案例:个性化发动机 172
第十二章 数字孪生能源 176
数字孪生电网 177
数字孪生油气 181
案例:ARPA-E数字孪生体 185
第十三章 数字孪生国防 190
数字曼哈顿项目 191
机身数字孪生体 195
案例:数字空军计划 199
后记 下一个十年 205
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是2021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权。
得书感谢您对《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