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2年春之卷。
内容简介
《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的中文学术集刊,所收论文主要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形式的物质文化为研究对象。
本辑有器物研究、服饰研究、星图研究、墓葬研究、文本研究、地图研究六个栏目,兼具图像与实物、文献与考古的研究文章。
作者简介
编者刘中玉,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7月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更名古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2011年转调文化史研究室。现为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形象史学》(原刊名为《形象史学研究》)主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㊀ 器物研究
江淮地区曲柄盉的源流与功能探研
一 青铜曲柄盉型式的划分
二 出土陶制曲柄盉
三 地域因素在曲柄盉中的表现
东周至汉代錞于钮部造型演变探析
一 东周至汉代錞于钮部的造型概况
二 早期钮部的特征与功能
三 春秋至汉代的虎钮錞于
四 战国时期的龙钮錞于
五 东汉时期的马钮錞于
六 东汉以后的狮钮錞于
结语
㊁ 服饰研究
中国步摇源流考辨及形态复原
一 问题缘起
二 文献所载步摇套件的结构和元素
三 早期步摇套件形态考证与复原
四 东汉魏晋步摇套件的形态考证与复原
五 金花与摇叶:步摇的核心构件考证
六 汉式步摇与其他文化头饰的关系考辨
七 汉式女性步摇在后世的演化脉络
唐人的“半臂”“半袖”“背子”
一 唐代男子的“半臂”
二 唐代女子的“半袖”
三 唐代女子的“背子”
结语
㊂ 星图研究
陕西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中的“星”与“象”
一 渠树壕壁画墓天文图中的“太一”两宫
二 列宿的“星”与“象”
三“司命”“司禄”与“黄神北斗”
四 余论:黄泉下的天文学
荧惑星“化童”形象演变考
一 汉代荧惑星的“无形”之象
二 荧惑星“四首怪”形象辨误
三“降为人”与后世童子形的关联
结语
㊃ 墓葬研究
宫殿与墓葬传统的交融:东汉地上石人的起源与意义
一 东汉地上石人的发现
二 东汉石人的起源与传统
三 东汉门吏石人的使用与意义
结论
班剑仪卫:北魏洛阳时代墓葬门卫图像研究
一 门卫图像的文质化趋势
二 文质门卫的诞生与服制改革
三 门卫图样与区域作坊
四 文质门卫的礼制内涵
结语
隋唐墓葬中的“房中乐”题材
一 文献所见“房中乐”之渊源
二 隋炀帝萧后墓中的“房中乐”题材
三 唐韦贵妃墓壁画中的“房中乐”题材
四 武惠妃石椁中的“房中乐”题材
结语
㊄ 文本研究
敦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样式演变
一 敦煌石窟中的尊胜经变
二 敦煌尊胜经变的图像比对
三 敦煌尊胜经变的样式演变
结语
无学祖元赴日相关传说考
一 无学祖元生平及《佛光国师语录》
二 《佛光国师语录》所载祖元赴日之两大因缘
三 《佛光国师语录》所载祖元不得归国之预言
四 八幡神迎请传说在后世的流播
结语
㊅ 地图研究
日本内阁文库藏中国城市地图珍本集释
引言
一 和、汉绘印北京城图五种
二 开埠港市地图七种
三 其他珍稀城市图略述
余论
清代海图绘制转型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清代海图中的舟山群岛
三 地图绘制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四 再论1840年后海图绘制转型问题
结论
形象史学(2022年春之卷)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中玉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形象史学(2022年春之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