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1年秋之卷。
内容简介
《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的中文学术集刊,所收论文主要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形式的物质文化为研究对象。
本辑有考古与文明传承、汉画研究、器物与图像、地理图像四个栏目,兼具图像与实物、文献与考古的研究文章。
作者简介
编者刘中玉,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7月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更名古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2011年转调文化史研究室。现为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形象史学》(原刊名为《形象史学研究》)主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名单
一 考古与文明传承
早期艺术研究中图像的使用问题
一 关于器物图像
二 关于墓葬图像
三 图像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结语
汉水文化视野下的陕南三教关系与图像学研究
一 城固钱树与神树崇拜
二 钱树研究现状与汉中城固钱树形象
三 从钱树形象看陕南汉中的区域文化特色
结语
四川通江古佛洞一贯道石窟的考古调查与图像研究
一 古佛洞石窟概况
二 造像形象特征
三 开凿年代及相关人物
四 造像尊格与题材辨识
五 空间布局及其宗教含义
小结
试论可乐式剑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型式与年代分期
三 渊源及其演变
四 可乐式剑的“南传”
五 余论
二 汉画研究
图像学视野下的汉画像石整体研究
一 陵园的整体设计
二 汉代祠堂的整体设计
三 画像石墓的整体设计
四 结语
墓室里的名士图
一 东汉时期的墓室名士图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室名士图
三 唐代的墓室名士图
结语
川渝地区的汉代龙虎衔璧图像初探
一 龙虎衔璧图的发现概况
二 龙虎衔璧图的类型及特征
三 龙虎衔璧图的内涵解析
四 结语
传播与叙述
一 打鼓墩和曹庙画像石墓的年代
二 打鼓墩、曹庙与苏北线刻画像石墓的地理位置关系
三 对打鼓墩和曹庙画像石中“尧舜”题材的识读与辨析
四 从画面内容和形式分析打鼓墩、曹庙和周边线刻画像石墓的关系
五 对打鼓墩画像石“形相”关系及其意义的困惑和思考
六 余论
三 器物与图像
广元旺苍唐代银器窖藏知见录
世情与物理:昭陵六骏的社会生命史
一 商品:六骏与初唐社会的名马消费风尚
二 礼品:拳毛马呙背后的“信—任”型君臣关系
三 战马:秦王的作战风格与隋末战争特点
四 象征:六骏石刻与秦王功勋叙事
五 余论
“乘舆象驾”:元代蒙古统治者对驯象的认知与利用
一 礼仪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元代驯象利用的特点分析
二 危险的“车舆”:元代君臣间关于驯象的观念差异
三 君主、菩萨与牧人:元代君主喜象、乘象原因探析
四 结论
晚明《程氏墨苑》中《周易》图像考论
一 程大约其人其书
二 《程氏墨苑》中《周易》中的图像的基本特点
三 《程氏墨苑》中《周易》图像的重塑与创新
四 结论
四 地理图像
卫匡国《中国新图志》的山川绘制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广舆记》图、文中的山川
三 《新图志》山川资料来源的统计与分析
四 卫匡国绘制山河的一些具体问题探讨
五 余论
浙江图书馆藏《万里海防图》绘制年代新探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浙藏《万里海防图》之概况以及谱系问题
三 “寕”字不足以成为判定浙藏《万里海防图》摹绘年代的依据
四 “江南”与浙藏《万里海防图》绘制年代的新推断
五 支持浙藏《万里海防图》为清代摹绘本的其他佐证
六 几点结论
“大清万年一统”系地图研究
引言
一 “大清万年一统”系地图的阶段特征
二 “大清万年一统”系地图的知识类型与图本性质
三 “大清万年一统”系地图功用的转变
四 结语
附 《形象史学》1—18辑目录
《形象史学》征稿启事
形象史学(2021年秋之卷)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中玉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形象史学(2021年秋之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