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刊将致力于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融合,促进理论与实务对接,催生新理念新思想,为我国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与网络信息法律实务打造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内容简介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要发展数字经济,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经济立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期设有特稿、算法治理、互联网治理、研究报告、域外经验、学术评论和会议综述七个栏目。
作者简介
编者周汉华,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编辑委员会
卷首语
特稿
加强数字法治 为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 推动电子商务规范发展
算法治理
以反垄断法框架规制“个性化定价”行为之反思
一 以反垄断框架规制“大数据杀熟”现象之现状
二 反垄断法框架规制“个性化定价”行为之困境
三 不合理个性化定价行为规制路径之探索
司法人工智能的障碍分析与优化路径
一 司法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
二 司法人工智能的瓶颈局限
三 司法人工智能的优化路径
四 结语
美国纽约市行政法典标题20第5章第25分章“自动化就业决策工具”
标题20第870条 定义
标题20第871条 自动化就业决策工具的要求
标题20第872条 处罚
标题20第873条 执行
标题20第874条 解释
互联网治理
从法的实验到实验的法:A/B实验对互联网治理的变革效应
一 何为A/B实验
二 A/B实验进入互联网治理的三种思想路径
三 A/B实验与互联网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四 A/B实验如何变革互联网治理:以沙盒治理和个性化治理为例
五 A/B实验的边界及其规范
六 结语:从“法的实验”迈向“实验的法”
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联网医院的发展
一 引言
二 概念辨析
三 互联网医院得以快速发展的背景
四 实施难点和存在的风险
五 结语
研究报告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相关规则对电信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 RCEP电信服务附件和电子商务章节概述
二 RCEP对电信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 应对建议
个人信息保护法企业合规启示报告
上篇:个人信息处理新变局
下篇:企业合规风险研判
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治理研究
一 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二 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治理顺利开展的技术和条件
三 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打击解决方案
四 结语
域外经验
欧洲健康数据的隐私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学术评论
新科技革命影响下的西方法学发展趋势管窥
一 主题研究消融传统法学学科划分,促进法学学科重组扩容
二 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交叉学科特色明显
三 特别注重对基本规范概念的再阐释
四 重视全球政策研究,引领全球学术话语走向
五 结语
技术在环境规制中的多重面孔
一 拯救环境的技术
二 不理性的技术
三 反自然的技术
四 不确定的技术
五 不民主的技术
六 结语:建构的技术
法律:网络信息技术变革与创新的引航者
一 应对技术的挑战:法律创造性功能与回应型规制手段
二 法律与技术的关系:既相互对抗又相互砥砺
三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破解全球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
技术治理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从视野与方法出发:以“法律、自由和技术”为例
回到基本概念:以“同一性”为例
近观前沿旖旎:以“作为全球治理方法的数据挖掘”为例
结语
从资源到工具:数据挖掘参与全球治理的未来之路
一 当人们谈论“数据挖掘”时,人们在谈论什么
二 来自实践的回答:全球治理中的数据挖掘
三 未来之路:行进于技术与法律交汇中的数据挖掘
为新型医疗领域安插一双“法律”的翅膀
《民事法律程序中的法律及技术》评析
会议综述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会议综述
开幕式及主论坛
分论坛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网络法治理论
分论坛二:网络与信息法学学术体系、
分论坛三:个人信息保护法治
分论坛四:数据安全与法治
分论坛五:电信法
分论坛六:互联网医疗与法治
分论坛七:数字经济的司法保障
分论坛八:网络平台治理
分论坛九:网络黑灰产全链条治理
分论坛十:新技术新应用的法律规制
青年论坛
Contents and Abstracts
附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体例规范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总第10期)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汉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网络信息法学研究(总第10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