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法学研究(总第1期)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总第1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刊将致力于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融合,促进理论与实务对接,催生新理念新思想,为我国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与网络信息法律实务打造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内容简介

本期收录了《论互联网法》《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司法认定》《关于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实施的思考建议》等文章。

作者简介

编者周汉华,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卷首语

理论前沿

论互联网法

一 互联网法的国际经验

二 我国互联网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确立我国互联网法的基本结构

四 明确互联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论互联网的规制体制

一 引言

二 影响互联网规制体制的因素

三 对互联网的政府规制

四 对互联网的自我规制

五 结语

人工智能的法律想象

一 引子

二 理解网络法的变迁

三 人工智能法律的实证性视角

四 人工智能的生产性视角

五 结语

学术专论

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司法认定

一 什么是“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二 “监管部门”包括哪些部门

三 “责令”的内容、形式有无要求

四 对“拒不改正”的界定

五 什么是“违法信息”

六 对“灭失”如何界定

七 第(一)项与第(三)项是否存在矛盾

八 如何把握“其他严重情节”

九 慎用“单位犯罪”条款

结语

互联网国际治理的法治化

一 沉疴缠身的互联网全球治理

二 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法治贫困

三 中国方案:互联网全球治理的法治化转型

四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法治建构

破坏性创新理论与互联网新兴产业之行政法规制革新

一 破坏性创新理论

二 破坏性创新理论对行政法规制的启示

三 用新的行政法规制工具应对破坏性创新挑战

网约车业的组织、效应与管制研究

一 问题与方法

二 专(拼)车业的实践和运行机理

三 专(拼)车业的经济效应评估

四 余论

域名治理中的网络主权之争

一 “互联网的主权”:网络空间的乌托邦

二 民族国家的显性回归:互联网主权

三 根域的主权争夺:自治与政治

四 根域主权的争夺:ICANN与国际“DNS战”

五 余论:互联网治理的未来

关键词推广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关键词推广中商标侵权的讨论

三 关键词推广服务提供者在商标侵权上的义务

四 小结

关于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实施的思考建议

一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是网络安全立法的核心

二 域外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制度架构——以美国为例

三 关于落实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的建议

数字网络环境下规制私人复制行为的思维与手段

一 问题提起

二 规制数字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行为的思维与手段

三 我国著作权法上“个人使用例外”的法解释学展开

四 结语

从WTO到eWTO:多边贸易规则的数据治理

一 eWTO概念及其与WTO规则的关联性

二 构建eWTO的基础:限权性规则与赋权性规则

三 eWTO的必由路径:自由贸易与国家规制的平衡

四 展望与启示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

一 “知情同意”为核心的传统架构面临的困境与抉择

二 场景与风险导向理念的内涵及建构

三 欧美法案的新理念对传统困境的应对及不足

四 以基于场景的风险管理重构个人信息保护新路径

五 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与实践的建议启示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一 《送审稿》第13条的缘起与争议

二 《送审稿》第13条所隐含的价值诉求

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四 余论

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若干法理问题之厘定

一 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概念界定

二 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独立性

三 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价值与理念

四 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范围

被遗忘权视角下搜索引擎服务商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被遗忘权的成立路径

三 搜索引擎服务商的信息控制地位及义务边界

四 被遗忘权的本土化:基于一种新型一般人格权的配置

五 结论

比较研究

比较法视野下的互联网广告屏蔽问题研究

一 广告屏蔽市场发展及其引发的系列后果概况

二 国内外代表性案例简析

三 浅析国内外不同司法选择

四 我国通过立法保护正当经营的互联网广告

案例评析

中国专车第一案法院判决解析

一 以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创造性地阐释现有法律规则和创新发展的关系

二 以比例原则认定行政处罚畸重,“以退为进”平衡各方关系

三 网约车大戏又开新篇,法治正在进行时

法治动态

中国网络食品监管立法最新进展

一 厘清网络食品安全义务的范围

二 全面细化网络食品监管的对象

三 建立网络食品抽检“神秘买家”制度

四 强化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责任

五 结语

Contents and Abstracts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征稿启事

一 概要

二 主题

三 投稿要求

四 联系方式

附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体例规范

一 篇章结构与标题

二 引文

三 注释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总第1期)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汉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网络信息法学研究(总第1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法论丛(总第3卷) 电子书
厦门大学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总第3卷。
法律史评论(总第12卷) 电子书
四川大学主办的法律史学研究集刊,集中了法律与历史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包括法律史研究论文、评论和法史学新作的书评。本册为第12卷。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2卷) 电子书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承办刊物,本册是第12卷。
商法学 电子书
本书重点阐述商法总论、公司法等领域及最新立法、法规与司法解释。
实证法学研究(第一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