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研究家庭情节剧的作品,如果你经常追剧,不妨从研究者的视角再来追一遍。
内容简介
家庭情节剧的使命在于聚焦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从现实中发掘善恶,从庸常中寻找戏剧性,通过象征性的人物与情节展现两性纠葛,代际博弈,揭示人们“对新世界的焦虑”。
本书以家庭情节剧作为主轴,在美国源起、中国特色及日本方式的开放性框架内,探讨地缘、国族与这一类型构建的内在关联。描述其于不同时间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形式变化,梳理其叙事模式、视觉元素、人物肖像谱系的特点。
作者简介
编者杨远婴,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华语电影十导演》《九十年代的第五代》《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外国电影理论文选》《电影学笔记》《女性的电影――对话中日女导演》《电影概论》《北影纪事》《电影理论读本》《外国电影批评》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电影学文丛
绪论 杨远婴
上编 天堂里的烦恼 —好莱坞家庭情节剧
第一章 生活的模仿 —情节剧/单禹
第一节 比生活更离奇 —从舞台到银幕
第二节 被玷污的天使 —男权社会的女性
第三节 众声喧哗 —家庭剧批评
第二章 天堂发生的一切 —好莱坞家庭情节剧/单禹
第一节 黄金时代 —过度的美国生活
第二节 天堂危局 ——家庭的陷落
第三节 昆汀的“道格拉斯·瑟克牛排”
第三章 浮华影像 ——家庭情节剧的形式与风格/单禹
第一节 风格表达
第二节 空间呈现
第三节 巨大的困惑 ——女人和男人
第四节 类型外延拓展 ——动作电影与同性恋电影
结语/单 禹
中编 中国家庭情节剧
第一章 中国家庭情节剧的确立/谢波
一、家庭叙事中的伦理
二、家庭叙事中的爱情
三、家庭叙事中的文化
四、家庭叙事中的政治
第二章 家庭情节剧的初创/谢波
第一节 发端:郑正秋与《难夫难妻》
第二节 探索:从《劳工之爱情》到《孤儿救祖记》
第三节 果实:郑正秋与《玉梨魂》
第三章 家庭情节剧的发展/谢波
第一节 流散的家:《小玩意》
第二节 阶级之家:《姊妹花》
第三节 家国同构:《狼山喋血记》与《壮志凌云》
第四节 为国弃家:《青年进行曲》
第四章 家庭情节剧的成熟/谢波
第一节 光明之家:沈浮与《希望在人间》
第二节 斗争之家:《天字第一号》与《乌鸦与麻雀》
第三节 错乱之家:朱石麟与《各有千秋》
第四节 苦难之家:蔡楚生与《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五节 现代之家:桑弧作品中的都市问题
第六节 纠结之家:费穆与《小城之春》
第五章 家庭叙事嬗变: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私营厂电影/张勇
第一节 婚姻自由
第二节 家庭分裂
第三节 家庭改造
第四节 走向终结
第六章 家庭叙事逆转:1950~1966年间的公营厂电影/张勇
第一节 宣传婚姻法
第二节 批判婚外恋
第三节 呼应民族政策
第七章 新家庭关系图谱/张勇
第一节 父辈的失势
第二节 女性从“家中人”到“社会中人”
第三节 党的干部作为家庭危机的协调者
第八章 “革命家庭”的最终建成/张勇
第一节 家庭伦理与革命伦理的置换
第二节 《革命家庭》:家庭作为战斗集体
第三节 《李双双》:家庭作为公共场域
第九章 家庭情节剧的复苏/黄欣
第一节 家庭的复归
第二节 封建家庭批判
第三节 当代家庭审视
第四节 家庭政治神话
第十章 家庭情节剧的裂变/黄欣
第一节 父与子的冲突
第二节 家庭史诗
第三节 抗争的女性
第四节 新型家庭
第五节 家庭的离散
结语/黄 欣
下编 日本家庭情节剧
第一章 日本电影的家庭叙事/陆嘉宁
第一节 家之情结
第二节 家之寓言
第三节 家之变迁
第二章 人物与关系:家人浮世绘/陆嘉宁
第一节 神圣的父母
第二节 个体的烦恼
第三节 夫妇之间
第四节 姊妹的羁绊
第五节 孩子的世界
第三章 空间与表象:家的微观世界/陆嘉宁
第一节 衣
第二节 食
第三节 住
第四节 行
结语/陆嘉宁
家之寓言:中美日家庭情节剧研究是2015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杨远婴。
得书感谢您对《家之寓言:中美日家庭情节剧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