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世界:以“事”观之

人与世界:以“事”观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现实世界生成于人做事的过程,人自身的存在也与做事过程无法分离。宽泛而言,“事”也就是人之所“作”,以“事”观之的内在意义,在于从“事”这一角度把握人和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看作作者此前在具体形上学之域所作思考的延续,就其内容而言,它既与《道论》《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引论》《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在理论上相互关联,又与《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前后相承。

当然,在人与世界及其相互作用中,“事”具有本源的意义,以“事”为考察视域,相应地意味着从更本源的维度理解人与现实世界。它的出版,将使作者已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具体形上学”更为系统和深入,也将在更广意义上推进哲学领域的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

作者杨国荣,1957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1988年获博士学位,1991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1998-2000)。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所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导论

第一章 “事”与现实世界

一 “事”与“物”

二 作为事实之域与价值之域统一的现实世界

三 本然性的扬弃与实然性的确证

第二章 人:因“事”而在

一 人之“事”与人之“在”

二 生成于“事”的交往关系

三 “事”与存在意义

第三章 存在与生成:从“事”的视域看

一 存在、变化与生成

二 现实世界:存在与生成的交融

三 人的存在与人的生成:基于“事”的统一

第四章 源于“事”的心物、知行之辩

一 心与“事”

二 心与物:由“事”而相涉与相融

三 知行之辩:以“事”为源

第五章 由“事”思“理”

一 “事”与“事实”

二 “物理”与“事理”

三 “事”中之“理”:“循理”与“讲理”

第六章 “事”与“史”

一 “事”以成“史”

二 “事”“史”“势”

三 “事”的变迁与“史”的走向

附录一 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感受

一 感受:意义与意味

二 体验与评价

三 人与世界的三重关系

附录二 人类认识:广义的理解与具体的形态

一 认知、评价与规范

二 关联与互动

三 广义认识所以可能的根据

四 以“事”观之:广义认识的现实指向

后记

人与世界:以“事”观之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杨国荣。

得书感谢您对《人与世界:以“事”观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舍勒文集:世界观与政治领袖 电子书
马克思·舍勒不仅是现象学运动中的“施魔者”,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开创者。
从《古事记》探究日本皇室起源的神话 电子书
日本天皇文化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谜题之一,日本天皇制自确立一千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易姓革命,具有浓厚的政治文化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了解日本天皇制度,就无法把握日本历史文化。本书通过分析《古事记》中关于日本皇室起源的系列神话,探究日本天皇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为读者进一步了解日本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界,以期加深中日两国历史文化的交流。
什么是道德:以汉字学哲学视域 电子书
“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是对于“道德”二字初形构形的说明。道,不仅是宇宙的本源,形下之路,更是形而上的规律、概念抑或理论世界。对于它的探寻研究,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德。所谓德,则是道在人间的实践。本书从汉字学视域,条分缕析“道德”二字初形构形,结合先秦经典、当代哲学,以及日常事理、生活实践等,试图对这一严谨的道德哲学系统进行探究,不仅对于我国传
情商的世界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情商决定自我”“情商影响你的心态”“情商提升交际能力”“情商提高你的心智”“情商提高洞察力”“情商提高影响力”“情商改变思维方式”“情商影响我们的快乐”等章节。
哲学与文化世界——人民性的根本意义 电子书
本书立足中国文化境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探究文化世界的总体意义、本质意义、人民性意义及一些特殊的文化形态的意义,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基础研究,为文化理论、文化教育、文化研究和文化创作提供文化哲学基础、方法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