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中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通过对中国文学中所描写的各种伦理现象和道德现象的研究,探讨创作者的伦理关切、道德意识与道德价值取向。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认真梳理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从中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诗经》、白居易诗歌、《西厢记》《牡丹亭》《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五四诗歌、鲁迅小说、先锋小说等,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和批评术语对中国文学中所呈现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细致准确的伦理分析、归纳和评价。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以文本研究为主,紧密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质,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解读文学作品。

本书对中国文学伦理批评实践的研究,有力证明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文学批评理论,它将为理解和阐释文学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作者简介

作者黄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族裔文学研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完成了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库切与后殖民流散文学》、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库切小说诗学研究》、2013年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洲文学发展历程研究》,正在进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非洲文学史》的研究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一)

总序(二)

导论 中国文学伦理观念的生成与流变

一、中国文学伦理观念的萌芽

二、中国文学伦理观念的发展

三、中国文学伦理观念的重构

第一章 《诗经》与中国文学的诗教传统

第一节 伦理规范的理性萌芽

第二节 “诗言志”的艺术伦理

第三节 身份与选择

一、生存与自然的伦理秩序

二、婚恋与情感的伦理选择

三、家族人伦的伦理义务

四、战争与家国的伦理身份困惑

五、民族伦理身份的确认

六、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的伦理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白居易诗歌的情感表达和道德教诲

第一节 仁慈博爱:白居易诗歌中的道德情感

一、白居易道德情感在诗歌中的体现

二、白居易道德情感的主要来源

三、白居易道德情感的伦理表达

第二节 吃穿住行:白居易道德情感控制下的自然情感

一、白居易诗歌中的吃穿住行

二、白居易诗歌中的自然情感及其脑文本

三、白居易道德情感对自然情感的控制

第三节 释与道:白居易诗歌中的自由情感

一、白居易诗歌中的佛道内涵

二、白居易的自由情感及其发展过程

三、白居易自由情感及其伦理环境

第四节 从家到国:白居易诗歌中的伦理情感

一、白居易伦理情感在诗歌中的体现

二、白居易诗歌中的中隐思想

三、白居易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厢记》中的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

第一节 《西厢记》里的自由意志

第二节 《西厢记》里的理性意志

第三节 《西厢记》中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的调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牡丹亭》的伦理困境与道德理想

第一节 作为“伦理剧”的《牡丹亭》

第二节 《牡丹亭》中的伦理困境

第三节 《牡丹亭》的道德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聊斋志异》与斯芬克斯因子的组合与变异

第一节 原生态动物形象:兽形与人性

一、知恩图报,重情重义

二、凶残霸道,贪婪淫恶

第二节 幻化动物形象:兽性、人性和神性的组合

一、人性主导的狐魅花妖

二、兽性控制的恶鬼淫狐

第三节 人物形象: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较量

一、贪财好色之徒

二、痴情忠贞之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浒传》的伦理秩序与道德困境

第一节 《水浒传》的双重伦理秩序

第二节 “梁山好汉”的伦理两难

第三节 “恶女”的伦理冲突

第四节 “复仇女侠”的伦理践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言”的伦理诉求与道德警示

第一节 宏观视野下“三言”的伦理建构分析

第二节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伦理悲剧阐释

一、《白娘子》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阐释

二、《白娘子》之伦理悖论分析

第三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伦理诉求新阐释

一、《杜十娘》伦理环境与伦理身份分析

二、杜十娘的自然选择与伦理选择解读

三、杜十娘自杀的伦理禁忌之探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晚清的伦理环境与谴责小说的道德批评

第一节 谴责小说“溢恶”的道德批评

一、《官场现形记》:官服遮蔽下的人性之丑

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社会道德的沉沦和家庭伦理的扭曲

三、《老残游记》:清官正面形象的颠覆

第二节 晚清谴责小说产生的伦理环境

一、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

二、晚清伦理道德水平下降和道德救世的社会伦理意识

三、“道德革命”和近代小说理论“小说界革命”的现实语境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鲁迅小说的伦理叙事与伦理重构

第一节 传统伦理的解构与嘲讽

一、“吃人”的本质

二、新、旧妇女的悲惨命运

三、父子、君臣伦理冲突

第二节 传统伦理的反抗与批判

一、隐忍

二、逃离

三、暴力

第三节 自由伦理的呼唤与重构

一、对自由平等的呼唤

二、对幼者的爱和怜悯

三、对弱者的同情与理解

第十章 先锋小说的艺术创新与伦理探索

第一节 个体叙事与自由伦理

一、关注个体生命体验的独异性

二、虚构、想象中构建生命世界

第二节 传统伦理的颠覆与伦理两难

一、传统伦理的现代颠覆

二、传统伦理现代颠覆的两难

第三节 道德缺失与伦理转型

一、孝道伦理的缺失

二、审丑的狂欢

三、道德关怀的缺失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研究 电子书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是一个以反对日本传统汉学和中国学(二战前被称作“支那学”)为目标的社团,在20世纪日本中国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竹内好和武田泰淳等人创立。本书以中国文学研究会出版的会刊《中国文学》为线索,将中国文学研究会置于日本的汉学制度、学术制度、政治意识形态、出版制度和对外扩张等具体语境中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梳理大量的基础资料,从发展史的维度去探讨其在日本中国研究中的历史地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 电子书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是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的论文集,囊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学科,共收入论文23篇,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性、建设性原则,鼓励学术创新。
词曲文体与批评:以明代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文体间的交互关系。
冯健男文学批评选集 电子书
冯健男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理论家,他的批评活动与共和国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参与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近50年的文学史进程,影响了当代文学批评史的面貌。本书选编冯健男先生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汇集而成,共分为三编:第一编“废名研究专论”,第二遍“文学理论介入”,第三遍“现当代文学批评”,以展现其在文学批评研究领域中的贡献,同时对于当今文学批评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