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本土性农村社会工作探索

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本土性农村社会工作探索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呈现了这些实践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值得学习和传承。

内容简介

实践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实践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因此也应该是他们所创造的实践知识的书写者。本书呈现了一批多年来扎根于农村/牧区的实践者书写的推动了乡土变革的实践知识,为当下正在迅猛发展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本书也呈现了这些实践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更值得学习和传承。

作者简介

作者杨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主要关注第二语言学习及双语者语言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为实践者搭建一个书写实践知识的平台

序二 以知识分享促进乡村发展

我们的知识观

一 实践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

(一)科技理性的学术知识生产观

(二)反映理性下的实践知识生产观

二 实践者的行动科学

(一)实践者依据的是“行动中认识”“行动中反映”和对“对行动的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二)实践者的行动设计受其行动视框的影响

(三)实践者依据其行动理论而行动

(四)处境性知识

(五)人际理论

(六)实践知识是过程性知识

三 本书实践知识的呈现

四 研究者和实践者一起创建本土性实践知识

变革取向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论

一 理论取向

二 变革取向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一)增权理论

(二)能力建设理论

(三)资产建设理论

(四)优势视角

(五)社会发展理论

(六)社会经济理论

三 小结

性别平等:撬动村庄变革的支点——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的社区实践

一 “我们”与周山村结缘

(一)我们——一个小小的“妇女NGO”

(二)周山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三)走进周山——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二 从“增收”到“赋权”——农村妇女手工艺品开发

(一)单一目标:增加妇女经济收入

(二)双管齐下:致力于人的改变

(三)建立组织:走上合作道路

三 由表及里,触及乡村性别制度

(一)“出生性别比失衡”引发的课题

(二)促进行动的参与式分析

四 抽丝剥茧——在盘根错节中寻找突破点

(一)历史:华夏父权制中的“男女有别”

(二)现实:父权制依然“活着”

(三)探寻:哪里是突破口?

(四)领先:周山村迈开第一步

五 七年磨“规约”:修订村规民约中的博弈

(一)破冰:第一次修订

(二)深入:第二次修订

(三)挺进:第三次修订

六 以“柔软的身段”打一场“硬仗”

(一)参与式培训

(二)民俗变革

(三)民众戏剧

七 周山村向何处去

(一)修订村规民约之后

(二)动起来的周山村

(三)并肩探寻前行路

(四)刚刚上路:不一样的“乡村游”

八 尾声

(一)不厌其烦地谈谈“性别”

(二)不自量力地谈谈“实践者的知识”

基于生态修复的反贫困实践——以丽江拉市海流域彝族山区减贫实践为例

一 遇见波多罗

(一)一场流域危机与一个民间机构的诞生

(二)拉市海参与式流域管理与减贫行动框架

(三)波多罗的理想图景设计

二 培养社区发展的主人翁

(一)救急解困——用恰当的“输血”修复“造血”体系

(二)妇女发展——变革社区治理制度

(三)防灾减灾——巩固生态修复与减贫成果

三 波多罗的启示

(一)生态减贫,一套涵盖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组合拳”

(二)以社区为基础的环境保护与发展

(三)前路与挑战

一条乡村振兴的路:培育农民合作社——山西省永济市蒲韩乡村发展经验

一 黄河边的蒲韩乡村

(一)蒲韩乡村名称的由来

(二)蒲韩乡村的结构

二 蒲韩乡村的成长历程和工作内容

(一)蒲韩乡村的初建阶段

(二)蒲韩乡村的发展阶段

(三)蒲韩乡村的十年规划

(四)蒲韩乡村的创新发展

(五)蒲韩乡村目前开展的服务工作

三 蒲韩乡村的经验启示与机遇挑战

(一)蒲韩乡村的经验和启示

(二)蒲韩乡村面临的挑战

筚路蓝缕 砥砺前行 ——青海省玉树州金巴二十年反贫困实践

一 雪域高原的美丽和贫困

(一)玉树的美

(二)玉树的穷

(三)美而穷的玉树孕育了金巴

二 金巴多维度的反贫困实践

(一)以物质救助为主的反贫困阶段(1996—2005年)

(二)关注健康的反贫困的阶段(2006—2010年)

(三)关注生态环境的反贫困阶段(2011—2016年)

(四)金巴反贫困工作成功的关键

三 金巴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金巴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金巴的转型与未来发展思路

什么是专业性

一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二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误区

(一)建设专业中过分重视理论建设

(二)反思性社会工作难以拓展,专业内核建设举步维艰

(三)专业身份的困惑

(四)理论高位,实践低位,本土性的经验得不到重视

(五)专业方法的困惑

三 本土性案例的专业性体现

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本土性农村社会工作探索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静。

得书感谢您对《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本土性农村社会工作探索》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 电子书
本书认为时间是社会的产物,并加以论证。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禁毒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等话题。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3辑)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医疗社会工作,涉及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志愿服务和志愿者团队研究等方面。
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电子书
《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我国农业合作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