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本的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解读,为我们彰显出前理学和更为原典的中国哲学中“身体”的本体论的哲学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理论体系奠基性部分,下篇为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和拓展。笔者通过对中国古代文本的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解读,为我们彰显出前理学和更为原典的中国哲学中“身体”的本体论的哲学意义。因此,身体乃为中国哲学之为中国哲学的真正隐秘。本书从一种后现代型的后意识的哲学范式出发,对中国古代哲学之性质内容给予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读,并从中开显出以身体为本,以两性生命对话为取径,以历时性和族类化的历史生成为终极指归的所谓“身体哲学”体系。该体系的推出既可视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本来面目更为忠实的现象学还原,又同时以一种别具一格和自成一体的理论建构,使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最终告别了以西方意识哲学为其元话语的哲学上的宏大叙事。
作者简介
作者张再林,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世界哲学》编委。独立完成和公开出版的著作有:《弘道——中国古典哲学与现象学》、《治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观念——纯粹现象学一般性导论》、《中西哲学比较论》、《我与你和我与它——中西社会本体论比较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走向“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上篇
第一章 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身体性
第二章 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
第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
第四章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
下篇
第五章 中国古代“家”的哲学论纲
第六章 系谱学与周易史观
第七章 中国古代身体政治学发微
第八章 中国古代“体知”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
第九章 王夫之的身体哲学思想
第十章 《红楼梦》——人类文化的一部新的《圣经》
第十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体哲学”——张再林教授访谈录
附录一: 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三个向度
附录二: 民国时期的“新女性”的身体和形象(1912~1949)
附录三: “挺身于世界”的中国古代哲学——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一书中的身体之喻
推荐作者得新书!
1120本土管理实践与创新论坛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是2018年由博瑞森管理图书出版,作者张再林。
得书感谢您对《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