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式现代秩序

儒家式现代秩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儒家义理构造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秩序的尝试之作。

内容简介

各篇尝试运用儒家义理构造中国的现代社会治理秩序,分别讨论了儒家式慈善等社会自治制度建设,现代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儒家式现代公民也即君子养成,儒家式现代政治哲学,儒家式宪政之道等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至关重要的问题。

全书共分为:君子;制度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儒家复兴与中国思想、政治之走向、儒法传统与信任重建、仁、慈善与共同体感:论儒家慈善观等。

作者简介

作者秋风,实名姚中秋,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弘道基金理事长。

目前致力于研究儒家义理、中国治理秩序史。译著十余种,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第一、二卷,《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中国变革之道》。另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出版《政府的本分》《寻找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等时评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卷上 君子

第一篇 儒家复兴与中国思想、政治之走向

第二篇 儒法传统与信任重建

第三篇 仁、慈善与共同体感:论儒家慈善观

第四篇 论国民精神秩序之重建

第五篇 论大国的德性:春秋霸主政治的启示

第六篇 君子养成与文明复兴

卷下 制度

第七篇 儒家法律观发微

第八篇 法律与道:找回法律的中国性

第九篇 论儒家式多中心治理秩序

第十篇 儒家宪政民生主义

第十一篇 人民儒学刍议

第十二篇 钱塘江以南中国:儒家式现代秩序

后记

儒家式现代秩序是201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出版,作者秋风。

得书感谢您对《儒家式现代秩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庸原论:儒家情感形上学之创发与潜变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证了儒学内化发展中的《中庸》哲学思想。本书认为,孔子的心性之学包括两个部分,即“心学”与“情学”。儒学内化就是道德情感与良知之心内化为天命之性,成为道德实践的内在本体和形上根据。宋明时期,孔子的“心学”得到充分发展,朱子是孔子“心学”之认知派,陆王是孔子“心学”之良知派,孔子的“情学”却隐而不彰。直到明末,刘蕺山才重新认识到道德情感的重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复归了思孟学派心性隋为一的义理
论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型构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儒家文化的理论视野,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追问集体主义的“问题化历史”,具体阐述了集体主义的原始起源、逻辑形成、历史构象、文化表征、教化方式、近代型变和论域延展等问题,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传统社会“个体与集体”的理论型构与内在关系,有力回应了集体主义的历史不在场观点,巧妙驳斥了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不讲个体利益的片面观点。
现代形而上学批判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对形而上学演变史的疏解基础上,对现代形而上学各种表征进行系统阐述,揭示其生成的动力系统,对现代形而上学的哲学命运进行总体勾画。
跨越式成长:转换思维成就精彩人生 电子书
本书的主题在于呼吁读者拆掉思维的墙,实现跨越式成长,转换思维就能成就精彩人生。书稿从工作、友情、精神内耗、金钱、人际、感恩等几个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当代年轻人在这几个方面如何去做才能有效地停止内耗,遇见更美好的自己,最终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大学·中庸·孝经·现代汉英双语全译本 电子书
《大学》《中庸》《孝经》均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原作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养自身是根本,是治国治人的前提。《大学》提出了儒家伦理思想之一的“絮矩之道”。《中庸》提出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做任何事情要有一个“度”,超出了一定的度,就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