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法为民到大众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

从司法为民到大众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讨论了大众化司法在陕甘宁边区的形成和确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内容简介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司法制度的建设上抛弃了清末、北京政府所推崇的西方式新型司法制度,开始了大众化的尝试,给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开创了中国司法现代的一种新类型、司法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

陕甘宁边区所尝试的大众化司法,不仅没有现成的理论,更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学说背道而驰,也没有可资仿效的对象,在人类司法制度的发展史上极为独特。就是因为其“极为独特”,因而,从其产生的那天起对它的评价就聚讼纷纭。

本书认为,大众化司法的形成和确立,既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对环境压力的现实应对,又是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自觉的理论选择——从政治上讲,是为了获取民众的拥护,夺取政权;从法律上讲,是为了解决公共权力与社会、民众的脱离问题,但司法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导致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出现了争论和曲折。

作者简介

作者侯欣一,男,1960年出生于辽宁锦西。曾就读于两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3年)和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先后任教于西北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从事中国法律史学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共产党法律史和中同近现代司法制度史两个领域具有一定造诣,代表作《从司法为民到人民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创制、运行及变异:民国时期西安地方法院研究》《百年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人与事》等,现任天津财经大学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增订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 何去何从:专业化司法还是大众化司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争议之由来

二、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

二、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三节 学术旨趣

一、时间与对象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视角

四、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

一、陕甘宁边区

二、司法制度

三、大众化司法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厘清方向:专业化司法制度之肇始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司法审判的危机

一、中国社会自身发展带来的挑战

二、西方法律文化的挑战

三、审判危机之影响

四、中国传统审判制度的回应

第二节 专业化司法制度之创制

一、对专业化司法制度的认识

二、专业化司法制度方向的确立

第三节 专业化司法制度之发展

一、北京政府时期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弦易辙:大众化司法制度之试验

第一节 司法理念

一、司法工作必须以共产党的政策为中心

二、司法是镇压敌对分子的有力手段

三、司法工作是一种专门工作

四、方便民众

第二节 司法制度

一、司法体制

二、司法机关

三、审判制度

四、主要特点

第三节 司法人员

一、司法工作领导人

二、从业人员

第四节 小结

一、问题及表现

二、成因及分析

第四章 平地波澜:大众化司法制度之争论

第一节 专业司法人员的到来

一、李木庵的理想

二、谢觉哉的不满

三、交往合作平台

第二节 司法工作正规化方案的推行

一、改善司法环境

二、健全司法体制

第三节 策略和方法

一、将政治案件和普通案件分开处理

二、增强方案的合法性

三、加强对县司法处的业务领导和检查落实

四、及时总结发现问题

五、争取民众的拥护

第四节 改革戛然而止

一、原有司法人员的反对

二、失去权力者的支持

三、深层原因

第五节 后果

一、原审案件被推翻

二、工农干部重新成了司法人员的主流

三、程序意识进一步泯灭

四、行政领导司法的体制进一步强化

五、司法机关进一步边缘化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最终定型:大众化司法制度之确立

第一节 催生者

一、马锡五其人

二、相关案例

三、“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塑造

四、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推行

第二节 构建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

二、司法理念

第三节 制度内涵

一、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

二、诉讼审判制度

三、执行制度

第四节 方法与技术

一、司法人员必须与群众同心同德

二、深入案发地点调查研究

三、不同性质的案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四、不拘泥于程序

五、以民众满意与否评价司法工作的好与坏

第五节 成因汇总

一、中国问题特殊化的产物

二、探索新型政权之需要

三、群众路线的确立

四、边区特殊环境和条件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个案观察: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缘起

一、边区政府的考虑

二、民众的要求和参与

三、司法人员的态度

第二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推行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第三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内容和特点

二、主要技术

第四节 问题与思考

一、问题

二、解决办法

第五节 小结

一、获得了民众的拥护

二、尝试对传统乡村社会进行改造

三、民众获得了最起码的自治权利

第七章 艰难反思:大众化司法制度之修正

第一节 自我检讨

一、司法体制

二、诉讼审判制度

三、司法人员

第二节 评价

一、标准和角度

二、政治视角的评价

三、法律视角的评价

第三节 出路

一、律师制度

二、陪审或参审制度

三、现代诉讼审判制度和程序

四、法官职业操守

第四节 小结

一、与边区的政治体制高度契合

二、过分强调经验导致对理论的忽视

三、呈现出向传统复归的趋势

四、强大的复制能力

后记

参考文献

从司法为民到大众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侯欣一。

得书感谢您对《从司法为民到大众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变动时代的法律职业者:中国现代司法官个体与群体(1906-1928) 电子书
探讨现代中国法治的艰难历程,呈现法制移植在现代中国展开的复杂状态。
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控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目标读者: 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 培训管理岗位专员、主管、经理、总监等相关从业人员 企业大学负责人、培训讲师、培训专员、培训管理人员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实务操作的初学者 想要从事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 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学员 需要培训管理工具书的人员 想要获取或学习培训管理实战案例的人员 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企业高管、总经理 其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感兴趣的人员 风险和利益,是企业家关注的两个基础性问题。企业家只有将风险和利益并重对待,才能够保证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目前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爆发率高、大的风险之一。法律风险一旦决堤,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为管理者/HR,你是否已经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法律意识不充分、用工体系不完善、规范化办公不全面、对劳动者管理不合法等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学会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用人单位如果不加强法律风险防控的意识,那只能是双方博弈中的失败者。 本书总结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阶段法律风险防控的关键技能、操作步骤和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了大量的实操案例,专注解决企业在法律风险的防控和处理层面的难题。
HR总是有办法:从入职到离职的101个纠纷巧解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劳动伸裁,3小时快速掌握劳动伸裁的秘诀。
生态权研究 电子书
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关注生态权,用生态权的思想构筑或者修正法律制度,这也是本书主要的理论贡献。
家事法研究(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丛刊,本书为2016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