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与权:中国传统女性观与妇女生活的变迁

经与权:中国传统女性观与妇女生活的变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和呈现了从秦朝至近代的中国传统女性观念的演变以及与之对应的中国妇女生活的概况。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总体来说分为六个发展阶段:礼教的成型和巩固——女性生活空间的解放——妇女的“黄金”时代——礼教的恢复和强化——程朱理学的成熟与式微——现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从更广阔的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观念和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反映了中国传统女性观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秦博,中共党员,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于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哲学与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社会学副教授。其中,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科研处处长下派期间主持科研处工作。2017年3月调入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中国传统女性观的“经”与“权”

(一)性别分工的“经”与“权”

(二)婚姻关系中的“经”与“权”

(三)女性角色地位的“经”与“权”

二、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女性观的“经”与“权”

第三节 什么是中国传统女性观

一、中国传统女性观的定义

(一)“三从四德”:中国传统女性观的内容

(二)贞节:中国传统女性观的重心

二、中国传统女性观的内涵

(一)男女有别的社会规范

(二)纯洁坚贞的身体观念

三、中国传统女性观的基础

(一)阴阳乾坤概念:中国传统性别观念的基础

(二)周代定制:中国传统两性关系的模式

第四节 文献回顾

一、关于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史的研究

二、关于古代婚姻制度以及女性地位的研究

三、关于贞节妇女之研究

四、中国妇女研究的特征和缺陷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史料来源

(一)儒家经典文本、家训、女教典籍

(二)史书中的女性传记

(三)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考察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历史比较法

(四)符号分析法

第六节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秦汉:贞节观念的定型时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贞节观念的定型

一、理论阐释:贞节观念的合理化

(一)礼学著述中的贞节观念

(二)史传中的女性观

(三)家训中的女性观

二、政府干预:贞节观念的合法化

第三节 秦汉妇女守节之概况

第四节 秦汉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一、妇女的婚姻生活

(一)婚姻自主

(二)家庭和谐

(三)社会认同

第五节 汉代妇女淡薄贞节之原因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女性生活与女性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魏晋思想之特征

一、礼教与自然: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和融合

二、矛盾的贞节观念

三、对女性美的追求

第三节 魏晋女子的贞节行为

一、妇女守节与再嫁

(一)妇女守节

(二)妇女再嫁

第四节 才性的解放

一、才女形象的大量涌现

二、走到幕前的女性

(一)勇武女性

(二)女主政治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女性的黄金时代?隋唐的女性观之发展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唐代社会的思想特征

一、唐室有胡气

二、佛道的兴盛

第三节 唐代的贞节观念

一、放任自由的婚恋观

二、唐代的惧内现象

三、唐代的贞节妇女

第四节 唐代妇女的才性观念

一、唐代女性的文艺才华

二、唐代妇女的参政现象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收缩、调适与转变:宋元的女性生活与观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贞节观念的强化

一、理学对汉唐儒家女性观的发展

(一)关于女子的顺:男尊女卑思想的再度阐释

(二)关于女性的孝:对妇德的扩展和强化

5.2.1.3 对贞节的重视

二、宋元政府对贞节的鼓励

第三节 宋元时期女性守节之状况

一、《宋史·列女传》与地方志所记载之女性守节情况

二、《元史》中所载女性贞节孝义之情况

三、笔记小说中所载女性守节之状况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明清嬗变时代的性别观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贞节观念的顶峰和转折

一、程朱理学的强化

二、全面的女性教化体系

三、政府的宣传和鼓励

第三节 明清妇女守节之状况

一、明清妇女守节之特色

二、明清妇女守节之类型

(一)尚烈:明代社会守节主要方式

(二)倡节:清代妇女守节之风尚

三、“情”还是“理”?明清妇女守节原因之探析

第四节 传统女性观的转折和嬗变

一、关于“贞女”的讨论

二、恋爱自由与精神解放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近代的女性生活与妇女观念

第一节 身体解放:不缠足运动

第二节 精神解放:兴女学运动

一、兴女学的原动力——救亡图存

二、学制变迁

三、男女合校

四、教育内容

第三节 女权

一、少数女性的自我觉醒

二、“女国民”

(一)离婚自由

(二)公民权

(三)就业权

第四节 小结:女性的社会角色:贤妻良母?男女平等?

第八章 讨论:内闱抑或家外?中国古代女性观念的特征与空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传统女性观的本土化阐释

一、关系:中国传统女性观点的基本视角

二、家国:中国女性存在的双重空间

三、道德:作为典范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

第三节 贞节:传统社会的核心道德

一、理想化的贞节

二、女性的“贞”与男性的“忠”

三、克己的“贞”与放纵的“淫”

第四节 才德:女性进入公共领域

一、女性教育与国家政治

二、渗透:女性迈向公共领域

三、女主政治的背景条件

四、关于“女祸”的争议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尾声:新分析框架的诞生——两性互动的宏大视角

第一节 “经”与“权”:中国传统女性观的两种形态

一、性别分工的“经”与“权”

二、婚姻关系中的“经”与“权”

三、女性角色地位的“经”与“权”

四、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女性观的“经”与“权”

第二节 中国传统女性观的性别角色定位

一、女性观所塑造的女性

二、女性观所塑造的男性

三、女性观所塑造的两性关系

第三节 女性观是国家权力的体现

第四节 走向平等:中国传统女性观的现代反思

一、误区:女性解放过程中的自我的缺失

二、如何解放:女性更应该反省自身

三、男性也要解放:传统两性观念对男性的压迫

第五节 社会性别:妇女研究的维度

附一章 羞涩与激情:“开花调”中的女性形象

一、“开花调”的艺术特点

二、“开花调”中反映的女性特征

三、“开花调”对女性个性的张扬

后记

经与权:中国传统女性观与妇女生活的变迁是2015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秦博。

得书感谢您对《经与权:中国传统女性观与妇女生活的变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俄社会分层:变迁与比较 电子书
对比分析了中俄两国的社会分层及其变迁过程。
正义与关怀:女性主义的视角 in a feminist perspective 电子书
本书从性别理论流变和女性主义实践的双重视角出发,揭示女性主义政治哲学所特有的“正义与关怀”主题。内容包括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中性别缺失和性别排斥的梳理,对女性主义运动历程中所遭遇的“性别正义两难”的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对全球化背景下性别理论的政治建构与女性解放的未来做出展望。
社会支持与女性人才成长 电子书
女性人才成长需要社会支持。
女性的力量 电子书
日本民俗学奠基人柳田国男力作。揭秘日本民俗趣闻。
生计与家庭福利:来自农村留守妇女的证据(社会政策丛书) 电子书
本书根据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现状与显著影响因素,同时参考在调查中获得的认识和发现,从培育和增强生计能力、构建利于生计发展的外部环境、拓宽生计发展途径、以及改善和提高家庭福利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