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天人之际的女人

穿梭天人之际的女人:女乩童的性别特质与身体意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這是一篇以台南地區的女童乩為研究對象所寫成的論文。立基在漢人婦女與宗教的研究脈絡下,以女性主義學者,特別是美國女性人類家Gayle Rubin所提出的sex/gender system為論述依據,筆者試圖釐清女性的生物性別(sex)及文化建構下的性別(gender)與女童乩之間的關聯。文中,由天、人、社會三個面向出發,分別探究女童乩與神靈的關係、女童乩的儀式角色、儀式中的身體語言及女童乩的社會定位與其對自身的看法。

考諸文獻,童乩指的能在人、神、鬼三界來回穿梭,為信奉者提供超自然協助的儀式專家,他既是人神中介,也是神靈的代言人。文獻的記載雖然沒有全然否定女童乩的存在,卻透露出她的罕見與稀有,有關她的描述也因而難得一見。田野調查發現,在台南地區女童乩是一種普遍的存在,她們與男童乩具有類似的宗教職能,也同樣擁有信徒的支持。然而女童乩所具有的女性身份卻使得...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這是一篇以台南地區的女童乩為研究對象所寫成的論文。立基在漢人婦女與宗教的研究脈絡下,以女性主義學者,特別是美國女性人類家Gayle Rubin所提出的sex/gender system為論述依據,筆者試圖釐清女性的生物性別(sex)及文化建構下的性別(gender)與女童乩之間的關聯。文中,由天、人、社會三個面向出發,分別探究女童乩與神靈的關係、女童乩的儀式角色、儀式中的身體語言及女童乩的社會定位與其對自身的看法。

考諸文獻,童乩指的能在人、神、鬼三界來回穿梭,為信奉者提供超自然協助的儀式專家,他既是人神中介,也是神靈的代言人。文獻的記載雖然沒有全然否定女童乩的存在,卻透露出她的罕見與稀有,有關她的描述也因而難得一見。田野調查發現,在台南地區女童乩是一種普遍的存在,她們與男童乩具有類似的宗教職能,也同樣擁有信徒的支持。然而女童乩所具有的女性身份卻使得女童乩這一宗教角色滲入女性社會角色的色彩,而這不但影響了女童乩與信徒及神靈的互動,也使得她在儀式活動中展現出異於男童乩的身體語言。換言之,女童乩游移在宗教與社會兩個領域中;女人的社會形象、傳統的兩性概念與宗教規約下的神職身分在她身上交會,經過互動、交融,反映了傳統漢人社會的兩性概念,也提供女性一個重構性別形象與調整原有社會定位的機會。不過也正因為民間信仰這種無法自外於社會的特性,所以僅管女童乩的角色給了女性一個宣解情緒的管道,讓她們得以呈現平日不能或不敢做出的行為與要求,但是既存的性別概念與文化價值卻始終如影隨形的籠罩在女童乩身上,使得她們在重新定位自己的同時,不可免的也再現了原有的秩序。

藉著對女童乩所進行的橫向(限時性)-儀式觀察,與縱向(貫時性)-生命史的記錄,本文建立起與女童乩相關的基本資料,除了彌補過往對女童乩研究的不足之外,更使得我們重新思考本質論及二元對立概念,如男:女/公:私/神聖:世俗在民間信仰中的適用性及侷限性。透過女童乩的研究我們了解到性別是有被重新詮釋的可能性,而神聖與世俗之間也並非存在一全然斷裂、無法跨越的鴻溝。

穿梭天人之际的女人是2001年由唐山出版社出版,作者蔡佩如。

得书感谢您对《穿梭天人之际的女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一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本册是第一辑。
道教学刊(总第3期) 电子书
《道教学刊》为集刊,每年出版两期,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
道教学刊(总第4期) 电子书
《道教学刊》为集刊,每年出版两期,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
宗教社会学·西美尔作品系列 电子书
神不仅是个人的个性、活力、合乎道德或缺乏道德的秉性以及爱好的需要的理想化,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个体之间的社会生活形式赋予了宗教观念以内容。
中国式在家上学:R学堂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一项有关中国式“在家上学”R学堂的个案研究,探讨了中国教育个性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