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环保哲学

中西环保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对中西思想中的环保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著作,内容涵括了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与自然观。

内容简介

《中西环保哲学》是中外学术界第一部对中西思想中的环保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著作,内容涵括了中国传统思想儒家、道家、佛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和西方传统的自然观与当代环境伦理思想,资料丰富,梳理精当、论述深入浅出,对中西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和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西环保哲学》一方面采取"古为今用"的方法,借鉴传统哲学内丰富的环保智慧,以应对当今世界共同重视的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同时采取"西为中用"的方法,运用西方"解释学"的原理,重新解释中国哲学经典内环保思想的现代意义;本书颇具原创性与启发性,弥补西方了哲学不足之处,并为全球环保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

作者简介

作者冯沪祥,1948年生,沈阳市人。美国波士顿学哲学博士,曾任东海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易经之生命哲学》《哲学与现代世界》《文论哲学面面观》《中国哲学的时代意义》(英文版)等中英文著作30余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大陆初版序言

中国大陆再版序言

原序

序论:环境伦理学的核心精神

第一章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绪论

第一节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主题

一、人对自然的理念

二、人对万物的看法

三、人对众生的态度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中心思想——机体主义面面观

第三节 环境伦理学的应有共识

一、深层生态学的共识

二、中西机体主义的共识

三、解决环保方法的共识

四、环保教育的共识

第二章 儒家的环境伦理学

绪论

第一节 对自然的理念

第二节 对万物的看法

一、一往平等

二、大公无私

三、忠恕体物性

第三节 对众生的态度

第三章 道家的环境伦理学

绪论

第一节 对自然的理念

第二节 对万物的看法

第三节 对众生的态度

第四章 中国大乘佛学的环境伦理学

绪论 大乘佛学的环保通性

第一节 华严宗对自然的看法

第二节 华严宗对万物的看法

第三节 华严宗对众生的态度

第五章 新儒家的环境伦理学

绪论 新儒家的环保通性

第一节 新儒家对自然的理念

第二节 新儒家对万物的看法

第三节 新儒家对众生的态度

第六章 西方传统的自然观

绪论

第一节 天人二分法

第二节 神人二分法

第三节 心物二分法

第四节 主客二分法

第五节 科学唯物论(Scientific Materialism)

第六节 机械唯物论(Mechanical Materialism)

第七节 价值中立论(Axiological Neutralism)

第七章 当代西方的环境伦理思想

绪论

第一节 以生命为中心的自然观

一、同球共济性

二、互相依存性

三、内在目的性

四、一往平等性

五、互为主体性

第二节 尊重万物的态度

一、万物含善性

二、内在价值性

三、尊重自然性

四、终极实在性

第三节 和谐统一的众生观

结论

中西环保哲学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冯沪祥。

得书感谢您对《中西环保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真与诗:意大利哲学、文化论丛 电子书
《真与诗》是一本意大利哲学、文化研究文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20世纪意大利产生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克罗齐、葛兰西、贝林格和帕累托的评传;着重阐述他们的理论思想,还介绍他们所处时代、在时代大潮中的活动、其文化背景及思想演进的轨迹。第二部分收录的是关于葛兰西、克罗齐、马基雅维利、布鲁诺、拉布里奥拉和蒙台梭利的学术论文以及对意大利学术名著的批评性评论。第三部分收录的学术性随笔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史学
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 电子书
概要地论述和阐释了西方历史哲学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科学哲学:基本范畴的历史考察 电子书
科学哲学也有历史,科学哲学是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解决哲学问题的探索之一。
珠海、澳门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首届珠澳文化论坛”论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主要是围绕“珠澳中西文化走廊”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对于珠海、澳门在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中心文化交流作用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以下七个方面:珠海和澳门的早期历史;珠海、澳门与早期中外交流;澳门、珠海队近现代中国的影响;珠海、澳门与近代中国留学运动;珠海、澳门历史人物研究;珠海、澳门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宏观观察;其他学术问题。本书从微观角度围绕澳门、珠海历史上的事件、人物或者关系中国
高庙太皞伏羲古国哲学思想史考 电子书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高庙文化遗址及其文化的发展历史的简要介绍。其余四掌以历史时间为顺序,从最早的20万年前的考古发掘出土的物证开始,来阐述以高庙文化为背景的远古高庙太皞伏羲古国的思想文化,从萌芽诞生至成熟发展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