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印哲学导论

中西印哲学导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著名哲学学者张祥龙教授新作,当代儒家哲学的代表学者的集大成之作。

内容简介

一个世纪前,梁漱溟先生出版了现代哲学史上的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先河。

一个世纪以来,比较哲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中国哲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就是硕果之一。作者张祥龙教授多年来在比较哲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作为国内和国际上多文明比较哲学的代表性学者,为深化哲学的理解、建构各文明哲学之间的对话,带来了诸多启发。

本书是一本带有普及性的哲学导论,按照哲学领域中重要的一些主题阐发了中国、西方和印度三种哲学的观点,比如哲学的定义、终极实在、真理和知识、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等,在比照和互文中呈现不同文明的哲学特质。

作者简介

作者张祥龙,山东大学哲社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退休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1992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曾担任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会长、北大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先秦儒家哲学九讲》《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开讲辞

第一部分 哲学道德含义与东西方哲学家

第一章 什么是哲学?

第一节 哲学的语源和多重意义

第二节 边缘问题

第三节 对哲学的工作定义

第二章 西方哲学的诞生和希腊哲学家

第一节 西方传统哲学的诞生和门类

第二节 西方早期(古希腊)哲学和哲学家的特点

第三章 语言塑造哲学,东方哲学家

第一节 语言、文字与哲理

第二节 东方哲人的特点及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参比

第二部分 终极实在

第四章 西方的终极实在观

第一节 什么是终极实在?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和芝诺的终极实在观

第三节 柏拉图的理式论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终极实在观

第一节 西周的终极实在观

第二节 《周易》的终极实在观(一)

第三节 《周易》的终极实在观(二)

第四节 老子阐发的终极实在

第六章 古印度的终极实在观和中西印对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奥义书》中的终极实在观

第三节 早期佛教和大乘佛教的终极实在观

第三部分 真知识如何可萌?

第七章 西方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

第一节 “认识论”简介和“学习悖论”

第二节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第三节 英国经验论的挑战

第四节 康德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第八章 先秦真知观

第一节 中西真知观对比

第二节 范蠡的“知时”说

第三节 孙子如何知胜?

第四节 孔子的知识观

第九章 古印度的直觉真知观及中西印真知观比较

第一节 印度瑜伽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瑜伽经》的基本用语

第三节 《瑜伽经》解说

第四节 西印中真知观对比

第四部分 什么样的人生是好的?

第十章 西方伦理学的特点(一)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道德标准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论中道美德

第三节 斯多亚派和伊壁鸠鲁

第四节 两种享乐主义

第五节 利他主义

第十一章 西方伦理学的特点(二)

第一节 道德哲学的边缘性

第二节 “好意”(善良意愿)与“尽义务”

第三节 形式主义的绝对命令

第四节 爱做好事/出于义务做好事

第五节 自由意愿、道德/幸福

第六节 西方伦理学的共同特点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的伦理学思想

第一节 杨朱、墨子的伦理学主张

第二节 孔子的伦理学(一)

第三节 孔子的伦理学(二)

第四节 孟子的伦理思想

第五节 道家和古印度的伦理学(以大乘佛教为例)

第五部分 什么样的政治形态是正当的?

第十三章 西方政治哲学

第一节 政治形态问题的终极性

第二节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

第四节 西方近代政治哲学中的契约论和权力制衡学说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从西周到孔子时代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孔孟的政治学说

第三节 老庄的政治学说

第四节 对比和总结

第六部分 什么是美?如何体验到美?

第十五章 美的体验和西方哲人的美论

第一节 “美”是一种典型的边缘体验

第二节 美感体验的十个特点

第三节 西方哲学家们的美论

第四节 柏拉图论美和美的体验

第十六章 印度古代哲学的美学含义及印度诗学

第一节 印度哲理(印度教、佛教)的美学含义

第二节 古印度的诗论(一)

第三节 古印度的诗论(二)

第十七章 华夏哲理的美感和诗乐境界(一)

第一节 华夏哲理的美学蕴义

第二节 《周易》原文解读

第三节 《乾》《坤》两卦中的美论

第十八章 华夏哲理的美感和诗乐境界(二)

第一节 文字书法之美

第二节 诗论

第三节 儒家和道家的美学

第四节 西印中美学特征对比

第七部分 当代西方哲学

第十九章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一)

第一节 西方哲学的转向

第二节 柏格森:应该怎样知觉变易?

第二十章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二)

第一节 叔本华和尼采的意愿终极观和音乐的哲理地位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地位和潜意识的存在

第三节 梦的显意与隐意

第四节 解释梦的方式

第五节 弗洛伊德学说的哲学含义

第二十一章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三)

第一节 梭罗其人

第二节 梭罗思想的特点与中西哲学的共鸣

第三节 中西印哲理的当代对话及课程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中西印哲学导论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祥龙。

得书感谢您对《中西印哲学导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工程伦理导论(慕课版) 电子书
本书以理论-意识-实践为主线,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培养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帮助读者自觉遵循伦理基本规范,提高工程伦理决策能力。全书共三篇9章,从理论与方法、意识与责任、实践与辨识三个方面,探讨了工程与人、工程与社会、工程与环境关系。书中选取大量中国工程实践的典型案例,力求展示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问题,做到理论通俗易懂,深浅适当,案例丰富,满足工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的需要。本书可
庄子哲学新解 电子书
本书是对《庄子》内七篇的哲学解读。
哲学与人生 电子书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哲学心语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具有自传性质的哲学随笔,作者对于自己平生学习哲学的诸种快慰、体味人生百般滋味进行凝练总结,风格闲淡疏朗,与论文迥异。上篇主要是对于哲学的学习、学问的研究、文化的传承等过程的梳理和对点滴感悟的采撷,给人启迪与思考;下篇主要就人性、情感、生活中的挫折及个人生活经历娓娓道来,却有哲思充溢其中,读来让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