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到史学

从历史到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向燕南关于史学理论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之一。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学术平台。科研实力颇为雄厚,在学术界声誉卓著。

作者简介

作者向燕南,1955年出生,湖南衡东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学术思想史。已出版《从历史到史学》、《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明代卷》、白寿彝主编《中国史 学史》第5卷等著作多部,发表论文80余篇。 主持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北魏太武灭佛原因考辨

一、 关于太武灭佛原因的两种观点及分析

(一)太武与佛道之关系

(二)崔浩与佛道二教之关系

(三)寇谦之与佛道二教之关系

二、 太武第一次灭佛原因考

三、 太武第二次灭佛原因考

战国末期新道家的历史思想

《史记》编纂体例之数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司马迁的知识背景、思想世界与古代神秘数字

三、 《史记》体例之数的意义蠡测

论匡正汉主是班固撰述《汉书·五行志》的政治目的

从“荣经陋史”到“六经皆史”:宋明经史关系说的演化及意义之探讨

从国家职能看明清官修史学

一、 大规模官修史籍活动与明清国家制度建设

二、 大规模官修史籍活动与国家统治职能的实施

三、 明清官修史籍活动与封建国家职能关系的两面性

明至清前期海外关系的变化与史学

一、 “宣布纶音往夷域”

二、 海防·商贸·中西文化交流

三、 倒退的海外关系在史学中的反映

论明代经济史撰述的突出发展

一、 明代经济史撰述的突出发展

二、 明代经济史撰述体现的时代特征

三、 明代经济史撰述与实学思潮

四、 结语

从“主于道”到“主于事”:晚明经世史学的实学取向及局限

一、 晚明实学思潮并非是对心学的反动

二、 晚明经世史学撰述的实学转向

三、 晚明经世史学反映的实学思想

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张扬与史学评论

一、 “此窍一凿,混沌遂亡”——王学的思想解放意义

二、 “本自心师,非劳旁启”——晚明史评自我意识的张扬

三、 “是非无定质”与“执一便是害道”——晚明史评的理性精神

引领历史向善:方孝孺的正统论及其史学影响

“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唐顺之之实学及其转向的思想史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唐顺之的实学特点及其“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说的提出

三、 “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说及唐顺之后来思想之转向的思想史意义

薛应旂的理学特点与史学思想

一、 “所见出入朱陆之间”的理学特点

二、 “经史一也”与折衷汉宋

三、 理学化的史学鉴戒思想

四、 彰往察来与“时”“势”

王圻纂著考

一、 经部

二、 史部

三、 子部

四、 集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社会科学运动与史学发展的新境界

一、 新社会科学运动的兴起

二、 新社会科学运动的学术特点

三、 新社会科学运动影响下的史学发展新境界

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

一、 陶希圣与《食货》半月刊的创办

二、 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

三、 会通史料与理论——《食货》成功的重要原因

四、 余论

试析陈寅恪晚年“著书唯剩颂红妆”之因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阐发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三、 移情以忘现实之痛苦

道与势:传统史权与君权的紧张

一、 早期史官的文化形态与史权观念的发生

二、 “官师合一”格局的变动与士大夫持史弘道之意识

三、 道与势——史权与君权的紧张

早期史官的制度形态与中国历史编纂致用传统的生成

从“是/应该”问题看传统史学理论中的现代因素

一、 “是/应该”问题在西方哲学中的提出

二、 “是/应该”问题在西方史学理论中呈显的紧张与现代学者弥合的努力

三、 “合于理”与“本于情”的辩证统一——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中的现代因素

后现代理论视域下的问题意识与史学史的重写

为史学求善而辩

史学: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的思考

从历史到史学是201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向燕南。

得书感谢您对《从历史到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魏玛德国:从共和到纳粹 电子书
读懂魏玛德国的历史,就能读懂纳粹是为何产生的。
从加勒比海到彩虹国度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对古巴和南非两个国家的游记。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游历古巴哈瓦那、圣地亚哥、关塔那摩、特立尼达、西恩福戈斯等地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探访海明威故居,卡斯特罗墓地和格瓦拉纪念馆等特色景点。在前往南非的旅途中,作者以日记的笔法,记录了转机时参观香港孙中山纪念馆的经历,以及抵达南非后,参观克鲁格国家公园、约翰内斯堡、索韦托、种族隔离博物馆、宪法山、布隆方丹、开普敦、好望角、德班等地的所见所闻。作者在出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北京大学史学丛书) 电子书
学术论坛“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论文集。
朱家骅学术理想及其实践(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本书是首次对朱家骅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做出系统评述的论著。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在日本讲学期间搜集整理的近代史料、调查访问、讲学记录等汇聚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