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辨到分析:历史理性的重建

从思辨到分析:历史理性的重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揭示了18世纪以来,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到分析的发展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何兆武先生关于西方历史哲学的论文,从讨论康德、克罗齐、柯林武德、波普尔、罗素、沃尔什等思想巨匠的思想及学术入手,对“普遍的历史观念”“历史理性的重建”“历史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哲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18世纪以来,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到分析的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作者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联大史学系毕业,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研究生。曾任(后改为)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现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从事思想史研究与教学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从思辨的到分析的历史哲学

辑一 一个世界公民的历史哲学

康德也懂历史吗?——一个世界公民的历史哲学

“普遍的历史观念”是如何可能的?——评康德的历史哲学

***

“普遍的历史观念”是怎样成为可能的?——重评康德的历史哲学

***

一条通向康德体系的新路——《论优美感与崇高感》

重读康德

***

***

关于康德的第四批判

***

批判的哲学与哲学的批判

辑二 历史理性的重建

历史理性的重建——奥特迦·伽赛特历史体系观散论

一 前言

二 时代与生平

三 逻辑理性和历史理性

四 历史、历史理性

五 历史是一个体系

六 历史的思维

七 什么是历史学

八“群众的反叛”

九 结束语

论克罗齐的史学思想

一 生平、活动、思想渊源

二 历史与哲学、历史思维与哲学思维的同一

三“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四 几点思考和评论

论柯林武德的史学理论

十一

十二

评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

十一

十二

十三

反思的历史哲学——评罗素的历史观

一 反思的历史哲学

二 历史学与科学

三 历史学中的人与个人

四 多元的人性论

五 人文主义的理想

六 历史知识的价值

论沃尔什和历史哲学

再论沃尔什和历史哲学

历史和历史解释——从德雷的新探索谈起

从思辨到分析:历史理性的重建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何兆武。

得书感谢您对《从思辨到分析:历史理性的重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在日本讲学期间搜集整理的近代史料、调查访问、讲学记录等汇聚而成。
从红壤到黄土:朱显谟传 电子书
本传记通过撰写中国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显谟几十年来在土壤发生、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系统回顾总结了朱显谟的学术成长经历,重点采集朱显谟的学术成长经历,包括其求学历程、教育环境、科学创新、研究方法、治学特点、学术传承等,深入挖掘对其学术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和事件,总结其科学思维。朱显谟的科研历程和科研成就,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是在中国科学与社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吕氏弄权(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系列) 电子书
一本书了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权皇后生前身后事之始末。
神与诗:布岱族群交流的想象与重建 电子书
本书通过深描布岱族群重建族群交流传统方式的现象,聚焦于探索这一族群在仪式与日常生活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族群交流的诗性智慧,旨在寻找在现代性语境中族群交流的可能性。案例观察的重点在于阐释桥仪式、侬峝仪式与歌坡活动等三种仪式的族群交流行为。在作者看来,布岱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建族群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取决于他们如何面对现代性而寻觅自己的诗性智慧。当神性与诗性汇聚成为一股敬畏交流、渴望交流的原动力之时,充满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