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法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冯尔康文集》共10卷,收入著名史学家冯尔康先生的学术论文、读史札记、序跋书评、回忆文章,等等,涉及史学理论、清史、社会史、文化史、宗族史、徽学等领域。共10卷,即《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法》《古代宗族与社会结构史》《清代宗族史论》《近现代海内外宗族史研究》《清史专题研究》《雍正帝及其时代》《徽学研究》《文化史散论》《史料学研究》《师友述怀·序跋札记》。
本册为《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法》。全书共分为历史学研究综论、社会史研究及其方法论、为史学研究新领域鼓与呼、我的习史治史、附录5个栏目。以期表明历史学主要是澄清历史事实并陈述出来,以历史知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也就是强调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而不是政治功能。
作者简介
作者冯尔康,1934年出生于江苏仪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著有《雍正传》《清史史料学》《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中国社会史概论》《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雍正帝》等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学无止境,是我治学的座右铭(自序)
一、我的史学研究的关注点、建树与缺憾
二、历史观的杂糅和“求真”的治史态度
三、文集选编原则与技术加工原则
四、分卷设想与各卷内容
五、鸣谢与其他
前言
解题
一、何谓社会史
二、如何研究社会史
三、史观与史法
历史学研究综论
“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
一、“说故事”的历史学定位
二、历史学的发展历程、走向与社会史研究
三、历史学应使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及其同社会史研究的关系
对人的全面关注与史学家的应有作为
一、20世纪以来史学研究范畴的扩展与对人的关注
二、适应时代发展与改进史学研究法
三、史学家需要牢固树立求真的态度与勇气
养成史学研究独立思考意识
一、引言:从庶吉士培养说起
二、十七、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及后世研究中的一些误读、谬误
三、培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能力
浅说独立思考是学术研究的首要准则
一、独立思考是人的本能和谋生之必须本领
二、障碍独立思考的诸种社会因素
三、独立思考精神对学术研究的价值
四、个人对独立思考的体会
史学的生命在于说真话
杂谈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
一、几个学派及其主导思想与方法
二、观念与方法论中的几个问题
拜读郑克晟教授著《明清史探实》感言
社会史研究及其方法论
开展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对象、范畴与作用
二、社会史与其他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三、开展社会史研究的意义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1911年至1949年的兴起阶段
二、1949年至1977年的停顿阶段
三、近年来社会史研究在新的基础上的恢复与开展趋势
中国社会史研究专著简介和书目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专著简介
二、中国社会史主要书目
三论开展社会史研究
一、史学反省与社会史复兴
二、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任务及与历史学、其他社会科学的沟通
三、社会史研究与历史研究法
深化与拓宽
迈向未来的社会史研究
一、社会史学巨大的成就与面临的难题
二、专史·拓宽·综合研究之我见
社会结构理论与中国社会结构史研究
一、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
二、中国社会结构史研究概况
三、社会结构的研究对象、范围和任务
四、社会结构主体的等级与阶级关系
审视“定论”与等级分析
一、农民、佃农不是同义词,只有佃农与地主形成生产关系
二、地主的构成及其与统治阶级的关系
三、地主阶级在生产关系中占居主导地位
四、等级观点与等级分析方法
社会史研究的探索精神与开放的研究领域
一、社会史研究进程及其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
二、社会史的研究领域
三、整体史的观念
关于社会史研究“基本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基础性的研究建设
二、史料研究与整理
三、创办、办好社会史研究通讯、学刊
四、研究队伍素质的提高
五、研究者与报刊出版部门的密切合作
简述文化史与社会史研究的结合
一、从一个有趣的话题说起
二、近年中外史家对文化史、社会史及两者关系的研究
三、“文化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对历史学的价值
开展家庭史研究 拓展社会史研究视野
二十世纪下半叶台湾新史学及其成就
一、五十至七十年代是台湾新史学的酝酿期
二、八十年代以来台湾新史学的长足发展
三、新史学研究与西方史学及本土化讨论
古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法浅谈
一、区分农民家庭类型及不宜忽视的某些农民阶层
二、如何利用政论家的有关农民家庭经济的历史资料
三、认清家与户、家庭与家族的区别及联系
四、挖掘家庭经济史资料的方向
五、常态与变态、静态与动态研究的紧密结合
六、探讨经济功能在家庭功能中的地位
七、农民家庭财产父家长所有制与性别史研究法
八、农民家庭经济与生态环境、生产力及几种社会制度的关系
近年大陆中国社会史(以明清史为主)的研究趋势(提纲)
一、学者关心的课题
二、几项专题史研究
三、标志性成果
四、社会史研究趋势
与中国史学共前进
开创社会史研究新风气
推进史学研究发展
为史学研究新领域鼓与呼
大力开展海洋史研究,正当其时!
“外向视野”区域经济史研究的新篇章
医疗社会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从好奇到认知
一、宫廷史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二、宫廷史研究对象范围
三、宫廷史研究法
四、宫廷史研究与走出帝王崇拜阴影
信息时代史学研究法浅谈
一、对数字化信息应有的态度与提升研究成果品质
二、信息时代需要有新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研究方向
建立森林史学开创之作
一、结构严谨的森林文化族群满洲及其先世发展简史
二、《森林帝国》成功回答满人清朝何以能够统一中国并维持长久
三、倡议建立森林文化史学的研究方向
四、建议:深入研讨森林文化概念及提出问题的准确性
我的习史治史
习史治史杂谈
一、治史者的知识结构
二、“用资料说话”——占有史料
三、不拘定格的研究法与史料运用
四、治史要与时代气息相通
重要的是时间的检验
自我要求写传世之作
附录
开展社会史的研究
“我为何选择社会史研究”
历史学的传承与启新
传布智慧的历史学
一、史学功能的多样化与历史知识的传播途径
二、小议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
三、多种方法论的并存
四、海峡两岸史学研究比较
社会史的新研究与新思考
一、深入研讨古代宗族的社会属性与功能
二、关注历史上女性精神世界
三、我为什么研究清代天主教史及从中悟出中国历史的哪些特点
四、“纵通”“横通”研究法与“变异型宗法社会”说的提出
中国社会史:从生活到结构的探索
郑天挺先生引导我走上史学之路
立足“断代”,上下求索
既要“纵通”,也要“横通”
没有史料就无从研究历史
撰写有血有肉的历史
史学要有为社会服务的自觉意识
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法是2019年由玖壹合创出版,作者冯尔康。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