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美第一夫人米歇尔北大演讲所获唯一赠书,“剑桥中国文库”的首批入选图书!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史》由北京大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考古等学科的一流学者,历经多年的撰写、修订而成。全书时间跨度大,论题丰富,结论精当,具有既“通”且“专”的特点。该书准确地抓住了深入讨论中国古代文明的关键,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线索,从而得以把“文明史”这一题目比较全面地纳入叙述范围中。举凡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深远的制度、现象、人物、事件,重要的物质发明、进步,文化上的优秀成果等,均得以纳入研究视野。除了“全面”之外,书中的每一论题都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担纲撰写,同时反映了不同作者的通力合作、相互借鉴,在许多问题上的理解之深入、见解之精当,堪称不易之论。
首卷:严文明、李零主编。
本卷卷首把中华文明置于世界文明的历程当中,以比较的眼光,解释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并对其内涵、演进、分期、未来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其余部分则涵盖了从传说时代到秦以前的历史进程。充分利用考古发现成果,结合文献资料,对先秦时代包括青铜器、铁器、货币、度量衡等诸方面的物质文明的进步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对汉字起源、诸子百家、音乐舞蹈等精神文明方面的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简介
主编严文明,1932年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著有《仰韶文化研究》《农业发生与与文明起源》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华文明史总绪论
第一节 世界四大古老文明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中华文明的演进
第四节 中华文明史的分期
第五节 中华文明的未来
绪论
第一节 中华文明发生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神州大地的古代居民
第三节 神话、传说和历史
第四节 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曙光
第一节 文明胎动时期的经济
第二节 社会的分层化与复杂化
第三节 走向文明的不同道路
第四节 中华文明特质的初现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肇始——夏
第一节 夏朝的建立和中原地位的加强
第二节 夏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第三节 夏朝的社会与文化
第四节 夏朝周边的青铜文化
第三章 商周时期文明的兴盛
第一节 商周王朝的建立与华夏文明的兴盛
第二节 商和西周的宗法、分封与井田制度
第三节 商周礼制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反映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第四章 辉煌的青铜文化
第一节 青铜文化中心的形成
第二节 规模宏大的青铜工业
第三节 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
第四节 青铜工业带动下的手工业生产
第五章 铁器的应用和生产的发展
第一节 铁器的应用和冶炼技术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节 新技术的采用与手工业生产的繁荣
第四节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与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第六章 商周时期的都邑与商业
第一节 商代都城和方国城邑
第二节 周代都城的发展
第三节 商业都会与富商巨贾
第四节 东周列国的货币和度量衡
第七章 汉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第二节 殷墟甲骨文在汉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汉字记录汉语的独特功能
第八章 商周时期的宗教与信仰
第一节 天神与祖先崇拜
第二节 筮占与周易
第三节 占星术
第四节 巫和史
第九章 教育的发达与学术的昌盛
第一节 士人和私学的兴起
第二节 孔子与儒家学派
第三节 道家
第四节 墨家、法家、名家和阴阳家
第五节 兵家和兵书
第六节 数术和方技
第七节 从百家到一统的趋势
第十章 文学艺术的兴起与繁荣
第一节 先秦散文
第二节 《诗经》和《楚辞》
第三节 雕塑、绘画与工艺美术
第四节 音乐与舞蹈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是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严文明。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文明史(第一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