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

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饶宗颐首部“学术+艺术”访谈录,凝聚一个世纪的治学精粹和人生感悟。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访谈形式,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对饶宗颐的学术、艺术大世界作了概括性描述。

从横的角度看,既展示饶公在史学、文学、经学乃至甲骨学:秦简学、敦煌学诸多领域的独特见解及建树,又呈现饶公于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琴艺诸多方面的风貌及成就;从纵的角度看,则于宇宙观、神学观、艺术观以及对世界万物的认识论,作深入的探索及讨论,颇多新创之见。

作者简介

作者施议对,1940年生,台湾彰化人。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河南大学兼职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国学大师话国学

二重证据法与三重证据法

国学与饶学

大师与大大师

绪论 万界六合与认识论

一、 掌握材料:搜集、熟悉与了解

(一)分期与分类

(二)本本与主意

(三)记古与自重

二、 处理材料:联想、贯通与排列

(一)联想与贯通

(二)异同与繁简

(三)铺陈与排列

三、 正果呈现:解悟、棒喝与提示

(一)棒喝与启悟

(二)假设与求证

(三)飞跃与反哺

第一章 文学与文字

一、 语文分离与汉字功用

(一)意符与音符

(二)单音字与复词

(三)纸上材料与地下材料

二、 宇宙符号与宇宙眼光

(一)横组合与纵类聚

(二) 类别与辨识

(三)字母化与非字母化

三、 汉字与汉字树

(一)文化因子,文明依托

(二)飞鸽派与蝙蝠派

(三)研究与批判

第二章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一、 图形与线形

(一)抽象与具象

(二) 类取与类予

(三)传播与涵化

二、 名号与文字

(一)无名与有名

(二)辨名与正物

(三)近取与远取

三、 三文与三美

(一)文,逪(错)画也

(二)实用与装饰

(三)形变与声变

第三章 四方之人与四方之学

一、 天地四方之神

(一)四方风与四面神

(二)蕴一切色的宇宙神

(三)中国式的宇宙神

二、 天地四方之人

(一)余一人与神

(二)巫与神

(三)非常之人与非常之事

三、 天地四方之学

(一)天地开辟与太阳崇拜

(二)经学与人智学

(三)礼学与伦理学

第四章 文学与神明

一、 神明的位置

(一)上下与内外

(二)公信与私意

(三)造神与灭神

二、 贞卜以断志

(一)天道与人事

(二)人谋与鬼谋

(三)制度与手续

三、 神明的见证

(一)卜辞与繇辞

(二)神思与神理

(三)情文与理文

第五章 艺术与生命

一、 真宰在胸,生气满纸

(一)脱去尘浊,丘壑内营

(二)画笔所至,山川荐灵

(三)粉本真本,奇想奇梦

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精研六法,心摹手追

(二)行笔用力,篆法植基

(三)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三、 无言无声,得大清明

(一)审一以定和

(二)琴瑟以乐心

(三)化物以达天

第六章 顿悟与渐悟

一、 六祖开宗,诗偈流行

(一)禅世界与诗世界

(二)切玉刀与光明海

(三)水穷处与云起时

二、 圆通无碍,禅心如此

(一)示法与开悟

(二)当下与妙道

(三)中正与和悦

三、 清凉世界,冰寒于水

(一)向上与向下(向上说及正法眼)

(二)色空与有无

(三)大彻大悟大自在

第七章 为二十一世纪开拓新词境,创造新词体

一、 对于形上词的认识与理解

二、 创造形上词的依据及条件

三、 形上词与饶学的关系

四、 形上词的存在价值及缺陷

附编 落想、设色、定型

一、 不寻常之作,不寻常之法

二、 三种之境界,三段之历程

三、 别格或变体,突破与超越

编后语 走近饶公

附录 饶宗颐学术年表

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是2019年由新华先锋出版科技出版,作者施议对。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综合英语.英国文学经典作品 电子书
全书共分15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并按主题选取三篇英国经典文学作品,每个单元还设计了练习活动,从主要内容信息入手,逐步深入到细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电子书
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2019年第一辑。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第2辑) 电子书
《文学人类学研究》由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设有栏目: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神话与历史、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跨文化比较等,不但聚焦古今关联的学理分析,而且深入乡村、牧区、边疆乃至海外进行多区域的田野考察与跨文化比较。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秋之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0年秋之卷。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春之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春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