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勾勒出汉唐传统礼学思想资源何以消耗殆尽,宋人又如何在“追法三代”的信念下,为礼重建思想根基的历史。
内容简介
古人如何理解“礼”,是礼学思想史叙述的基本视角。礼是人为创作,还是自然生成?圣人制礼的实质是制作经典,还是保存历史制度?礼如何实现教化的意义?对这些核心议题的不同探讨,构成了传统礼学演进发展的张力。
礼学发展到唐宋之际,以文本解释为主的汉唐注疏传统日渐枯竭,宋人开始在“追法三代”的信念下,为“礼”重建思想根基。
本书梳理了从赵匡、杜佑、聂崇义、刘敞、陈祥道,再到李觏、王安石、张载、二程、吕大临的礼学研究,最终落脚在朱熹对于不同礼学方法与思想的统摄上。这些唐宋之际的思想家对礼的规范性来源和人性论基础进行了重新阐释,由此实现了礼学思想与礼仪实践的历史转型。
作者简介
作者冯茜,198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现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经学文献、礼学与礼制史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古典与文明”丛书总序
序言
绪论
第一节 礼学的类型
第二节 唐宋之际的礼学思想概观
序章 后义疏学时代的经典危机
第一节 注疏的文本解释特征及其衰落
第二节 唐代官方礼学的技术化
第三节 玄宗朝礼文之变
第一章 礼义、历史传统与中晚唐礼学
第一节 赵匡“禘论”及其经学
第二节 杜佑《通典》与“通礼”传统
第三节 中晚唐礼书编纂中的礼学
第二章 历史传统中的儒学困局 北宋前期礼制变迁中的制礼思想
第一节 太祖、太宗、真宗朝前期对晚唐五代礼学与礼制的继承
第二节 法唐与儒学潜流:真宗朝中后期的祭祀礼制
第三节 仁宗朝礼制中的儒学与“祖宗之法”
第三章 追法三代 礼制复古与考证方法在礼学中的兴起
第一节 依经复古:李觏对汉唐注疏的继承与调整
第二节 刘敞的礼经学及其意义
第三节 考见三代:新学与礼学考证方法的发展
第四章 自然之礼与成圣之学
第一节 礼法与成圣:李觏《礼论》及其困境
第二节 王安石的性情论:基于礼乐论视角的重构
第三节 理学与礼的重塑
终章 北宋礼学遗产与朱子礼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冯茜。
得书感谢您对《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