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呈现了美国著名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的知觉观(同时也是心灵观与世界观)和对身心问题这一古老难题的思考。
内容简介
普特南对知觉问题的兴趣由来已久,随着他思想的不断推进,这一问题更是成为他的思考焦点。普特南的这部分思想不仅是他思想的关键部分,更和他的基本哲学立场息息相关,并且还是他思想中的“新实用主义”特征的基本落脚点。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普特南于1994年3月22日、24日和29日在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杜威讲座。第二部分则是普特南应美国哲学协会委员会之邀,于1997年11月3日、5日和7日在布朗大学所作的罗伊斯讲座。
作者简介
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26—),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新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近30年来英美哲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在哲学界享有极高声誉。其研究兴趣广泛,在心灵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逻辑学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当代惟一具有‘综观全局’能力的哲学家”。普特南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为哈佛大学荣誉科根学院教授。其代表作有《理性、真理与历史》、《词语生活》、《重建哲学》、《无本体论的伦理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译者引言
前言
第一部分 意义、无意义和感觉:对人类心灵力量的探究
第一讲 实在论的二律背反
传统实在论的预设
实在论为什么会变成一个问题?
“实在论的二律背反”
“内在实在论”
我是从哪里走上歧路的?
第二讲 成为奥斯汀的重要性:“二次天真”的需要
奥斯汀对抗对“天真实在论”的传统驳斥
一个可能的回应
空洞的“同一性理论”
知觉相对性论证
第三讲 认知的面相
关于概念的“天真实在论”
达米特式的反实在论
证实主义的错误(与洞见)
“因为太小而无法看清的事物”与戴蒙德的思想实验
维特根斯坦论真理
第二部分 心灵与身体
第一讲 “想象一个我所谓的‘自动甜心’”
为戴维森辩护
准备工作:给金的反事实设定挑错
重新思考[自动人观点]前件的可理解性
心理属性与物理属性“相互独立”的问题
“词语只有在生命之流中才有意义”
第二讲 心理条件是“内部状态”吗?
古希腊(和后世)的灵魂观
论缺少完全的可理解性
直接实在论与内部心理剧场概念
金对“内部心理状态”的讨论
第三讲 心理物理相关性
对上述论证的批判
信念的个体化
狭义内容与“能力”
意义归属作为一种投射
“基本行为”
“内部现象状态”
如果不是“相关性”,又是什么?
第三部分 后记
后记一 因果关系与解释
解释实在论和解释内在论(根据金的区分)
实在论者真的是内在论者吗(或内在论者真的是实在论者吗)?
未被考虑过的备选方案:互相依赖的因果关系和解释
拒斥休谟/艾耶尔的心理和物理因果关系观
还原论与(不)可理解性
后记二 表象是“感质”吗?
感质简史
存在/不存在“共同因素”
作为表征的表象
关于动物知觉的一些评论
主体性和“反转色谱”
本书的目的
但是我是否忽视了“意识问题”?
最后的话
索引
三重绳索:心灵、身体与世界是2017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希拉里·普特南。
得书感谢您对《三重绳索:心灵、身体与世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