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与综合评价

汽车性能与综合评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汽车的主要性能和各项主观、客观评价指标,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按任务驱动进行内容编排。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汽车的动力性与评价、经济性与评价、动力总成与评价、制动性与评价、平顺性与评价、通过性与评价、操控稳定性与评价、安全性与评价、舒适性与评价、造型及品质评价等。由于汽车性能主观评价是新车上市的最终评价依据,因此,本书将目前岗位亟须的主观评价内容与客观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新的车型为例进行阐述,强调了内容对实际工作岗位的适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装配技术专业“汽车性能与评价”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一线技术人员、4S店内训师、电台新车测评记者等从事汽车性能评价相关工作时参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汽车性能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1.2 人—车—路控制系统

1.2.1 人—车开路控制系统

1.2.2 人—车闭路控制系统

1.3 汽车性能评价方法及内容

1.3.1 方法分类

1.3.2 汽车性能评价的主要内容

1.4 汽车性能的主观评价法

1.4.1 主观评价法的影响因素

1.4.2 主观评价法的主要内容

1.4.3 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评分方法

1.4.4 日本评分方法

1.4.5 德国奥迪公司的评分方法

1.4.6 我国襄樊检测中心主观评价评分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汽车动力性及评价

2.1 汽车动力性的客观评价指标

2.2 动力总成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

2.3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

2.3.1 滚动阻力

2.3.2 坡度阻力

2.3.3 加速阻力

2.4 附着性能对动力性的影响

2.4.1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2.4.2 汽车加速上坡的受力分析

2.4.3 汽车加速行驶工况对附着性能的影响

2.5 汽车动力性客观评价的分析与计算

2.6 汽车动力性的主观评价

2.6.1 主观评价的指标

2.6.2 主观评价指标的分析

2.6.3 实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汽车经济性与评价

3.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客观评价

3.1.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客观评价指标

3.1.2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客观评价指标分析

3.2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3.2.1 汽车结构因素

3.2.2 使用因素

3.3 电动汽车经济性的评价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汽车动力总成与评价

4.1 汽车动力总成的客观评价参数

4.1.1 发动机功率

4.1.2 最小传动比

4.1.3 最大传动比

4.2 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4.2.1 最小传动比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4.2.2 最大传动比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4.2.3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汽车制动性与评价

5.1 汽车制动性的客观评价

5.1.1 制动效能

5.1.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5.1.3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5.2 影响汽车制动性的因素

5.2.1 汽车结构

5.2.2 驾驶因素与路面条件

5.2.3 制动力分配

5.2.4 制动辅助装置

5.3 汽车制动性的主观评价

5.3.1 主观评价指标

5.3.2 主观评价指标分析

5.3.3 实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汽车操控稳定性与评价

6.1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客观评价

6.1.1 轮胎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6.1.2 横摆角速度增益

6.1.3 转向半径

6.1.4 其他指标

6.2 影响汽车操控稳定性的因素

6.2.1 车轮的影响

6.2.2 驱动方式的影响

6.2.3 转向系统的影响

6.2.4 悬架的影响

6.2.5 高新配置介入的影响

6.3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主观评价

6.3.1 主观评价指标

6.3.2 主观评价指标分析

6.3.3 实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汽车安全性与评价

7.1 汽车安全性的客观评价

7.2 汽车安全性分类

7.2.1 汽车主动安全性

7.2.2 汽车被动安全性

7.3 典型汽车安全装置

7.3.1 典型汽车主动安全装置

7.3.2 典型汽车被动安全装置

7.4 汽车智能化安全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汽车平顺性与评价

8.1 汽车平顺性的客观评价

8.1.1 汽车振动系统

8.1.2 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

8.1.3 车身振动加速度

8.1.4 国际标准指标

8.2 影响汽车平顺性的因素

8.2.1 悬架的影响

8.2.2 轮胎的影响

8.2.3 其他影响因素

8.3 汽车平顺性的主观评价

8.3.1 主观评价指标

8.3.2 主观评价指标分析

8.3.3 实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汽车通过性与评价

9.1 汽车通过性的客观评价

9.1.1 汽车牵引支承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9.1.2 汽车几何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9.2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

9.2.1 动力总成因素

9.2.2 轮胎因素

9.2.3 其他因素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汽车舒适性与评价

10.1 汽车舒适性的客观评价

10.1.1 汽车舒适性的评价指标

10.1.2 空间舒适性

10.1.3 车内空气质量

10.1.4 NVH工程

10.2 影响汽车舒适性的因素

10.2.1 座椅设计的影响

10.2.2 轴距对舒适性的影响

10.2.3 车内空气质量对舒适性的影响

10.2.4 汽车NVH工程对舒适性的影响

10.3 汽车舒适性的主观评价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 汽车造型及品质评价

11.1 汽车造型

11.1.1 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11.1.2 汽车造型对动力性的影响

11.2 汽车品质评价

11.2.1 外观品质

11.2.2 功能性硬件操作品质

11.2.3 内饰品质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汽车性能与综合评价是2019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吴东盛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汽车性能与综合评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16) 电子书
本书共分8章,分别介绍能源形势与车用燃油消耗、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乘用车市场特征、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情况、商用车发展情况、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情况、产品节能竞争力以及未来展望。本书立足行业、深入企业、细挖产品,围绕政策、技术、市场3个方面,从能源形势、政策引导、燃料消耗量现状、技术水平、产品竞争力、国外动态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试图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解读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内在逻辑,为行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与技巧点拨 电子书
本书结合一线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实践,以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践操作及检测维修技能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详细解答了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技能操作与检测维修方面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新技术、新的诊断设备、新的诊断方法以及新的维修理念。全书内容包括纯电动汽车实用维修技能与技巧,奔驰、宝马、奥迪混合动力实用维修技能与技巧,雷克萨斯混合动力维修技能与技巧,普锐斯实用维修技能与技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19) 电子书
本书共6篇12个专题,分别从产业环境、燃料消耗量、产品趋势、技术应用、热点专题、国外借鉴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产业环境篇从能源、政策、产业3个角度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燃料消耗量篇系统分析了我国乘用车和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的管理现状及行业发展水平。产品趋势篇分析了基于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属性变化趋势,以及与能耗变化的关系。技术应用篇分析了我国传统能源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技能与技巧点拨 电子书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技能与技巧点拨》结合一线汽车空调系统维修工作实践,以汽车空调维修操作和检测技能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详细解答了汽车空调系统维修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常见的汽车空调系统维修中的新技术、新诊断设备、新诊断方法以及新维修理念。全书内容包括奔驰车系维修技能与技巧、宝马车系维修技能与技巧、大众车系维修技能与技巧、通用车系维修技能与技巧、丰田车系维修技能与技巧、福特车系维修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能与技巧点拨 电子书
本书结合一线汽车发动机系统维修工作实践,以汽车维修实践操作及检测维修技能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详细讲解了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维修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技能操作与检测维修方面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常见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维修中的新技术、新的诊断设备、新的诊断方法以及新维修理念。全书内容包括传感器维修技能与技巧、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技能与技巧、燃油控制系统维修技能与技巧、点火控制系统维修技能与技巧、怠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