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史论

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史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景展示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百年演变,现实探究与未来构想。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沿着由历史追溯到现实观照到未来构想的基本思路,坚持史论结合、古今结合的研究原则,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目录

引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言诗文与文言诗文教学、坚守与创新

上篇 历史回顾与反思

第一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过渡期(1902—1917)

第二节 批判传统,抑制文言:激进期(1917—1927)

第三节 反思传统,规范文言:平和期(1927—1949)

第二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

第一节 政治话语,放逐文言:起伏期(1949—1978)

第二节 工具理性,规划文言:探索期(1978—1997)

第三节 人文复兴,正视文言:融合期(1997年至今)

中篇 现实观照与剖析

第三章 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

第一节 社会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第二节 学生的成长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第三节 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第四章 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南辕北辙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游移不定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两极分化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剑走偏锋

第五节 教师发展的专业缺失

下篇 未来前瞻与建构

第五章 创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应然建构

第一节 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

第二节 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

第三节 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第四节 树立“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史论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虹丽。

得书感谢您对《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史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高中必读文言文精华品鉴 电子书
本书是真正的人文素质养成之书、精神生命培育之书!作者长期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融入了作者源于多年教学实践的思考和发现,又注意吸收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既博采众长,又有个人的感悟和心得。因此本书的文言文鉴赏,不同于一般的课文讲解,也不同于高深的学术性鉴赏,而是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善于抓住诗文的重点、难点、亮点,忠于文本,细读文本,深耕文本,帮助读者理解欣赏原作的特色,知道它好
初中必读文言文精华品鉴 电子书
本书是真正的人文素质养成之书,精神生命培育之书!作者长期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融入了作者源于多年教学实践的思考和发现,又注意吸收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既博采众长,又有个人的感悟和心得。因此本书的文言文鉴赏,不同于一般的课文讲解,也不同于高深的学术性鉴赏,而是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善于抓住诗文的重点、难点、亮点,忠于文本,细读文本,深耕文本,帮助读者理解欣赏原作的特色,知道它好
网络学习空间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电子书
朱奇峰主编的《网络学习空间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促进作用实证研究》从清睿教育(口语100)过去4年中积极参与的教育部、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等国家机关单位委托或学术研究单位牵头的研究课题中精选研究论文25篇,通过各个实验学校的课题设计、实施、总结,从不同的角度实证研究“口语100”网络学习空间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影响。本论文集所涵盖的研究时间跨度大,地域覆盖面广,研究内容全面,研
中小学安全教育手册:学科教学融合框架、路径与示例 电子书
本书阐述了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厘清了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内部机理,促使学科知识学习与安全素养的养成同频共振,形成了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目标序列,实现了安全教育内容的横纵衔接和贯通,创新了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具体路径,探究了安全素养的养成规律,形成了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安全素养的有效实施原则、策略、方法、路径和范例。
中考默写必备古诗文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中考必备的古诗文,内容包括:《出师表》《岳阳楼记》《木兰诗》《北冥有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