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与“圣”的文化实践

“俗”与“圣”的文化实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中国社会信仰、文化实践及其变化,涵盖中、日、美等国研究,展现精神生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论文均聚焦于中国社会的俗与圣之分及其文化实践。各个章节作者分别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讨论的范围涵盖宗教仪式如何作为文化实践同时如何与文化的其他部分之间发生有机联系。人类学对信仰与仪式的研究由来已久,虽然在近些年来,由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人们的生活倾向于更具独立性,但信仰与实践也在因应这方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本书讨论这些改变如何发生,审视这些改变的发生机制,论证精神生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意义。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全球宗教变迁与华人社会: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

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信仰实践:人类学视角中的“新时代宗教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多元信仰实践:新时代宗教运动在中国的田野呈现

宗教、伦理与社会精神气质

名字与神灵

日本学界关于汉人农村的“共同体”与“祭祀圈”

业海般舟

标准化理论的再应用

大运河的治水政治与权力象征

地仙信仰与财神观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

从家庭内部祭祀到公共领域

华侨与宗教复兴:华南客家地区的宗教景观和灵性

“后改革开放”时期的小城市寺庙

风水旅游中的“硬性文化”与“软性文化”

“公益”的生成

放生:在市场和公园间上演的佛法

论哈尼族yolil概念

泉州回民宗族与伊斯兰

“祈祷”与人类学的基督教研究

圣乐的在地化实践

阿嵯耶观音与南诏大理国的祖先历史叙事

后记

“俗”与“圣”的文化实践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范可。

得书感谢您对《“俗”与“圣”的文化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说服:公共关系中的文化与修辞 电子书
当前公关领域内的竞争已经演变成符号意义、叙事版本和叙事结构的竞争。以“管理”为代表的功能学派无法发挥公关作为一种社会话语力量所具有的形塑公众价值与信仰的作用,同时“文化转向”下的公关研究无法偏离功能学说下的说服范畴。那么,有没有一种路径可以统合“功能”和“非功能”两大范式的联系点,同时使公关的“文化转向”路径更加完善呢?我们应回到说服文化及其理论本身,采用修辞分析和叙事研究探究说服文化的三大具体指
智慧养老探索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共由十章组成,其中第一章介绍了智慧养老的概念、国内外常见模式、发展历程、利弊和意义;第二、三章详细论述了基于居家和养老院两种主流养老模式的智慧养老的基础条件、服务对象与内容;第四章从智慧养老服务系统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和通信支撑系统建设这三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智慧养老服务系统搭建的基本情况;第五、六章从智慧养老管理的角度,分别介绍了智慧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的运维以及在服务和管理过程中对老人隐私安
族群文化与乡村建设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典型的民族社会学著作,以南方少数民族乡村为例,探讨了村民自治制度下我国乡村村民的宗族意识、乡村社会基层权力结构、乡村精英的心态与行为、村民自治的民间基础、电视传播和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村民日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对于正确理解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状况、搞好当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公共关系的文化想象:身份、仪式与修辞 电子书
本书从公共关系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理论梳理入手,尝试寻找两者的接合点,进而提出公关的三个主要文化属性:公关参与主体的身份与权力;公关行为中的情感互动;“符号-意义”的象征性表达体系。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公共关系实践具有被主导范式忽视的行为的“象征性表达”的文化属性,公关文化分析就是针对公关文化属性展开的研究。这一分析路径主要关注情境、仪式、身份、情感、社会关系,以及话语、叙事、修辞、隐喻等文化变量在公关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务。全书六篇共十四章,依次是管理概述、管理思想的发展、决策、计划、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领导、激励、沟通、控制概述、控制方法、创新和管理发展。每章基本都设置有引导案例、案例讨论、练习题等内容,实践性较强。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管理培训或企业管理人员自学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