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与古代文明

楚辞与古代文明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考古学为指导,探讨楚辞的历史文化。

内容简介

楚辞除具有卓越的文学价值外,还蕴含了丰富的史料,故备受历代历史学者重视。近现代以来,随着甲骨文、简帛考古的突破,楚辞历史研究已蔚为大观。然而虽然学者积极提倡以考古资料研究楚辞中的历史文化,但与其他领域(《九歌》、楚辞异文等)比较,已经落后,且滞后于考古学为楚辞学提供资料的进度。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书试图以上古史事、古史人物及其事迹、神话和神祇为中心,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以“二重证据法”为指导,从史料学角度出发,对楚辞所涉及的上古历史文化进行考古学阐释。

本书认为,楚辞中的许多历史记载,经过考古资料的印证,证明了其真实可靠性;而其中的传说、附益成分,也因考古资料尤其是出土文献得以分解、辨明;对楚辞神话的探讨过程,也是揭示上古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

作者代生,1981年生,山东曲阜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齐鲁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先后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烟台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安作璋、江林昌、范毓周先生学习,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史、楚辞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学术成果一览

总序 齐鲁文化的古典学意义

绪论

第一节 考古发现、楚辞与古代文明

第二节 本书的选题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从考古发现看《天问》上古史事

第一节 五帝时代中期至夏初的夷夏关系

第二节 先商族史迹探析

第三节 有易氏历史的考索

第四节 商末周初史事考

第五节 周昭王、穆王伐楚事迹说

第二章 楚辞古史人物及其事迹研究

第一节 禹事迹研究(附夏启事迹研究)

第二节 伊尹事迹辨正

第三节 梅伯事迹研究

第四节 姜太公事迹考

第五节 伍子胥事迹辨说

第三章 考古发现与楚辞神话、神祇研究

第一节 高台及与之相关的感生神话

第二节 秦简《归藏》与楚辞神话

第三节 湘君、湘夫人研究

第四节 子弹库帛书《天象》篇与少司命

第五节 河伯祭祀研究

第四章 屈原的历史观及其创作来源——以《天问》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屈原的历史观——与上博简《容成氏》篇古史传说的比较

第二节 《天问》创作的来源问题

结语

附录一

一、羿事迹辨析

二、楚辞“五子”说

三、水神“大波”考

四、屈氏的来源问题

五、楚人的来源和楚文化的形成

六、“鼎臑盈望”新解

七、再谈汉儒对屈原的批评问题

附录二

一、浅论孙作云先生的楚辞研究

二、读《楚辞类稿》札记

参考文献

后记

楚辞与古代文明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代生。

得书感谢您对《楚辞与古代文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科学与近代世界 电子书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的哲学名著。
荣禄与晚清政局 电子书
本书通过研究和剖析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奉系与东北铁路 电子书
铁路以及围绕铁路主权和利益产生的路权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大课题。
桥梁文化与美学 电子书
“桥梁文化与美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桥梁发展技术的基础上,讲解桥梁历史、文化、创新与美学的发展过程,启发读者的心智,加强桥梁工程专业熏陶和美学理解,开阔视野,以设计与建造出更加新型和优美的桥梁。从历史、人文、技术、美学诸方面讲解桥梁的文化与美学,包括桥梁新理念产生的基础条件、新颖桥梁产生的理念、典型桥梁的案例、桥梁先驱的奋斗历程等。桥梁作为一种建筑结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