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政治逻辑

绿色发展的政治逻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绿色发展的政治逻辑进行了研究阐述。

内容简介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似乎总是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人类需要一场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本书从剖析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入手,在阐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政治问题的前提下,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哲学基础,重点解读了绿色发展的政治逻辑:绿色发展的空间政治规划即主体功能区建设、绿色发展的经济制度体系及机制运行、绿色发展的制度法治保障、绿色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以及生态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作者简介

作者叶海涛,哲学博士,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站博士后。200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主义政治哲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与国家认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丛书》编委会

总序

引言

一 “增长的极限”

二 “可持续发展”

三 以绿色看待发展

四 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

第一章 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属性

第一节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环境

一 公共产品的经典特质

二 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类别

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第二节 生态政治思维方式的生成

一 生态环境问题的技术化解决方案批判

二 以政治思维应对生态环境问题

三 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理念

一 什么是“绿色发展”

二 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 成为经济社会指导理念的“绿色发展”

第二章 绿色发展的自然哲学基础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根基

一 “自然是生命之母”

二 “自然”:人类文明的根基

三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第二节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一 作为人类“敌人”的自然

二 作为人类“榜样”的自然

三 作为人类“征服对象”的自然

四 作为人类“伙伴”的自然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 无法弥补的“物质变换裂缝”

二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三章 绿色发展的空间政治规划

第一节 空间生产和规划的政治属性

一 “空间”概念的崛起及其政治转向

二 马克思的“空间”概念与理论延伸

三 空间生产的物质性和政治性

四 作为空间生产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权力运行与权利保障

一 作为国家战略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实施中的权力运行

三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实施中的权利保障

第三节 空间正义: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价值导向

一 资本主导下空间生产和分配的不正义

二 生态问题的空间性与空间问题的生态性

三 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空间正义与生态正义

第四章 绿色发展的经济制度体系

第一节 绿色发展理念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 资本的全球化与反生态本性

二 绿色发展的自然价值论

三 绿色发展的制度经济学

第二节 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与社会制度结构变迁

一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二 以绿色科技创新释放“生态生产力”

三 促进企业主体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

四 以绿色科技引领创新生态产业体系

第三节 完善绿色发展经济制度体系

一 驱动绿色发展的创新制度体系

二 支撑绿色发展的配套制度体系

三 完善绿色发展的评价制度体系

第五章 绿色发展的制度法治保障

第一节 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

一 擦亮“美丽中国”的鲜明底色

二 构建最严格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三 构筑最严密的绿色发展法治保障

第二节 健全绿色发展的制度法治供给

一 创新生态环境资源管理体制

二 完善绿色发展考核监管

三 绿化法治思维和法律体系

第三节 严格绿色发展的制度执行

一 源头严防

二 过程严管

三 后果严惩

第四节 加强绿色发展的法治监督

一 绿色发展的政府监管

二 绿色发展的人大监督

三 绿色发展的公众参与

第六章 绿色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生态安全

一 什么是生态安全?

二 生态安全观的历史演进

三 生态安全观的内容与特征

四 生态安全观的政治意涵

第二节 绿色发展中的生态安全观

一 生态安全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二 生态安全观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展

三 生态安全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

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安全观

第三节 筑牢绿色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

一 作为保护屏障的生态安全

二 倡导生态安全科技创新

三 健全生态安全法治体系

四 加强生态安全国际合作

结语 生态价值观培育与践行

一 以环境教育夯实生态价值观培育根基

二 以绿色文化涵养生态价值观养成

三 以环保实践促成生态价值观践行

参考文献

后记

绿色发展的政治逻辑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叶海涛。

得书感谢您对《绿色发展的政治逻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绿色的梦想 电子书
薛梅著的《绿色的梦想》讲述了若干年后,雾霾更加严重,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空气越来越污浊,呼吸越来越困难。主人公优优在绿色精灵的帮助下穿越回小时候。她带领家人和朋友想一起挽救现状,实现绿色的梦想。这个连大人都无解的难题,一个小孩儿能做些什么呢?
中国绿色减贫发展报告.2017 电子书
本书是延续2016年的绿色减贫发展报告,对全国总的扶贫政策、措施等进行研究、分析,对个别成功案例进行梳理、介绍,以供借鉴。
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中部典型省份湖南省为例,定量化研究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找出对湖南省生态足迹影响最大的驱动力因素,并判断其与具体产业的对接关系,从而揭示湖南省生态赤字演变的轨迹和原因,提出了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推进对策。
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逻辑 电子书
总结和梳理我国经济微观主体自主发展与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报告(2017) 电子书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报告(2017)》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绿色发展研究团队推出的首本跨省域大区域级绿色发展报告。本书回顾梳理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政策背景和演进历程,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分解为绿色增长度、绿色承载力和绿色保障力三个维度,以及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协调、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绿色投入和绿色生活七项二级指标进行考察。书中同时也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消费等绿色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