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以笔下之微光,洞烛世事变迁之文字,映照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前进。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论题,是探讨理论如何出现于以古今中西问题为标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殊境遇中,出现于由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的建构与跨界所构成的多维空间中,如何既显其作为应对历史困境的力量,又深化困境本身。
正是在一种危机状态所制造的巨大的历史的总体化中,理论成就自身并走向“中国化”,但是理论在与历史相互造就的同时又为后者埋下了解构的因子,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后历史”的话语平台,方能开辟出新的研究空间,而这同时也是将困境推入另一阶段。
作者简介
作者汤拥华,文艺学博士,现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美学、文学理论与批评,专著有《西方现象学美学局限研究》,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策划人语
第一辑 现代视域中的民族与美学
王国维的“美学劫”
宗白华与“中国形上学”的难题
从“风景的发现”到“临照的美学”
民族的美学逻辑:由柄谷行人引发的思考
第二辑 传统的发明与中国现代性
评当下思想界有关“中国现代性”的三种思路
高友工“美典”说的三个向度
作为文/学的理论
文学如何“在地”?
第三辑 作为理论的文学史
走出“福柯的迷宫”
重构文学性
通向“后历史时期”的文学史写作
文学:在话语与生存之间
第四辑 文学都市与中国现实主义
市井诗学如何可能?
苍凉与小说的可能性
天真的与感伤的人性观察者
“虎妈”、教育政治学与中国现实主义
后记
理论的踪迹是202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汤拥华。
得书感谢您对《理论的踪迹》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