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史

踪迹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唐友耕、石达开、骆秉章、王闿运等人物交错的晚清西南史。

内容简介

作者经过长期实地考察和研究相关历史著作,撰写晚清时期一批历史文化名人的踪迹,描写唐友耕、石达开、骆秉章、王闿运等人物纵横交错、人际兴衰的关系,展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风物、人文地理、民情习俗等。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的历史故事、逸闻趣事,运用诙谐生动的语言,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宛然动人,展示给读者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文学价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作者蒋蓝,诗人、文化学者、散文家。1986年开始诗歌创作,2000年加盟非非主义。已出版《身体传奇》《鞋的风化史》《玄学兽》《哲学兽》等多部专著。曾在《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奇幻世界》等报刊杂志开设专栏。所写动物散文系列被《杂文选刊》《书摘》《青年文摘》《中外书摘》等数十家报刊杂志转载,其独特的叙述话语与思辨力量,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晌力。“新散文”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布老虎散文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晚报》《青年作家》编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踪迹史(上卷)

修订本自序 非虚构写作与踪迹史

非虚构写作与非虚伪写作

踪迹史与传记的分野

向山河与民众求知

第一章 被飞掷的李子与马蹄突破的较场空间

在谣言中倾斜的成都东较场

虎帐人物的“出身论”

力摔奔马

马上对决

“花千总”之墓

唐友耕的寡情与重义

第二章 几个江湖名号终于被女色策反

翠华镇的“帽顶”大哥

大关县的屯上

一匹马引发的血案

蓝大顺是四川潼南人

家族史就是一部断代史

寻祖辨踪之路

回忆中的细节

牛皮寨

南广河与庆符县

关河美女

花园庵的立场拷问

“帽顶”的词源学

第三章 唐友耕的纠缠术

奇人何崇政和他的祖坟

拉锯战中的精神胜利法

奸细如飘坠的枯叶蝶

骆秉章的驭人术

大山坡与狮子山的藿麻

犍为保卫战

洼岩腔

萧寺寻尸以及梦启神力

丹棱县的“大石包”

绵州内讧

第四章 用血磨刀,横槊横江

唐友耕从涪州城墙飞纵而下

巴蜀牌坊石刻记载的翼王军队

梅花镇竹飙与脆蛇

冠山题诗,投鞭饮马

石达开在腾达镇题诗

清军兵器谱

楼坝镇誓师大会

横江镇的阵势

第五章 血气浸淫的天地交感

花鸟异事

石城山

石门子的兰花逸事

石达开部在兴文县博望山逸事

“王姑”与大坝高装

踪迹史(下卷)

第六章 血漫漶于“武人贵相”之间

“挂膀”的地名学

老鸦漩动石儿山

紫打地渡口

大渡河的河神与乌鸦

最后一个豹之夜

禹王宫与“鲸鲵封处”

关于“鲸鲵封处”碑

成都科甲巷

刑法的工艺化

“他的名字就是反抗的名词”

石达开的头颅被扔入了长江

大渡河河谷中的“黄彝”及石定基下落

石敢当的隐喻

石达开的“第三条道路”

庆云街与石定忠的结局

城隍庙还愿

第七章 忠与义是手背与手心的关系

朝廷阍犬

再战朱提

战马插翅过河

大关县摩崖石刻“德大称师”

第八章 广夏连云的唐家花园

沟头巷的唐宅

翼王之印的下落

文庙后街的“唐府”

湘绮楼的“戈儿”与交际学

唐帽顶当了一回月下老人

成都宴游以及纵横家的心机

从宋育仁在陕西街失窃案看王闿运断案

唐家致力于出版的名山事业

唐老九的眼睛

秘本《荒书》的刊印过程

唐氏藏书与学术地标“贲园”的渊源

“切梦刀”与唐友耕之死

唐友耕的巍然大墓与蜀汉“铁三角”

王闿运的追忆

廉洁与贪婪远非一线之隔

第九章 唐友耕的后裔们

昙花一现的候补知县唐致远

长子唐鸿龄点滴

老九唐少波的后裔家族情况

我对唐卓韧的访谈

第十章 把脊梁在墓碑上磨成矛

修订后记 踪迹史,何为?

附录1 评论

精彩独特的文学踪迹史 ——漫谈作家蒋蓝的《踪迹史》

历史的空间化:蒋蓝作品的叙事研究

◎“非虚构写作”的空间性

◎“踪迹史”:时间的空间化

◎文本的美学空间

结语:“现代地”书写地方

历史的踪迹 ——蒋蓝著作的人类学意义

一、“历史”审思:谁在入史,如何入史

二、踪迹:从脚下之路到纸上之路

◎结语

简论蒋蓝的“非虚构写作”写作

“锋刃上的幽光” ——论蒋蓝历史散文写作

一、重现与重述四川近现代史

二、“踪迹史”:蒋蓝式的非虚构写作

三、历史散文写作的新向度

历史的箭镞 ——阅读长篇非虚构散文《踪迹史》

一、事实构境:历史秘密的体验

二、逻辑构境:历史精神的理解

三、叙述构境:历史生命的邂逅

四、结语

散逸于铁幕之下的蝶翅灵光 ——读蒋蓝的《踪迹史》

◎史识:以踪迹还原历史

◎史思:知行合一的非虚构哲学代替书斋思辨

◎史力:文字表达的风格

文化之豹的随笔起义 ——论蒋蓝新作《踪迹史》

◎作为火焰兽的文化之豹

◎豹的聒噪美学

◎豹的随笔起义

附录2 唐友耕年谱

附录3 太平天国连环画图

踪迹史是2018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蒋蓝。

得书感谢您对《踪迹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六史:宋史演义 电子书
《蔡东藩;六史》记述了中国历史中具代表性的六个转折朝代,秦、汉、唐、宋、明、清,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嬉笑怒骂间,写尽历史的博大精彩,是公认的旷世史诗巨著。芥子国按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
六史:后汉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六史:前汉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满族经济史 电子书
本书梳理了满族的经济发展过程。
史林探径 电子书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在读“活书”过程中撰写的一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