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张世英文集第六卷,创造性地展现出一套现代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哲学体系。
内容简介
第六卷收《哲学导论》一书。此前出版的《天人之际》一书,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讲了作者从主客关系式的传统形而上学(又称"在场形而上学")到人与世界融合为一、注重现实生活的哲学转向。其后,作者花了几年时间,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西方现当代建立在人与世界融合为一基础上的"在场"与"不在场"相结合的生活哲学。至此,作者在这两本书中大体上已形成了一系列属于个人的哲学观,所涉及的领域除哲学本身外,还包括美学、伦理学和历史哲学。2001年上半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两位负责人要作者为本科新生讲授"哲学导论"课程,内容就以作者近些年出版的东西为主,并要求作者在次年(2002年)初结束本课程的讲授时以教材形式出版《哲学导论》一书,后交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般地说,以"哲学导论(或概论)"命名的书,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介绍、讲解哲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的教科书;一类是论述作者个人哲学观点的创作。《哲学导论》这本书属于后者。不过,为了适应学员的需要,作者在各章节的起始还是对相关的基本知识作了一点很简单的介绍。这本书算得是作者晚年的一本具有一定独创性的体系之作。
作者简介
作者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重点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现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5年所著《哲学导论》一书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与自我》《哲学导论》《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论黑格尔的逻辑学》等20余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六卷说明
导言什么是哲学
小引
一 哲学史上对哲学的界定
二 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
三 哲学的分类
第一篇 本体论与认识论
第一章 “人生在世”的两种结构——“人—世界”和“主体—客体”
第二章 精神发展的阶段
第三章 两种超越:纵向超越与横向超越;两种目标:相同与相通
第四章 两种超越的途径:思维与想象
第五章 两种无限观:“思维的无限”与“想象的无限”
第六章 两种真理观:符合说与去蔽说
第七章 论境界
第八章 境界与文化
第九章 超越自我
第十章 超越之路
第二篇 审美观
第十一章 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
第十二章 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
第十三章 典型说与显隐说
第十四章 审美意识:超越有限——再论典型说与显隐说
第十五章 审美价值的区分
第十六章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
第十七章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第十八章 美与真善
第三篇 伦理观
第十九章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
第二十章 人与世界的两重性
第二十一章 人类中心主义和“民胞物与”说
第二十二章 和谐相处:人与人,人与自然——顺应与理解
第二十三章 建立道德律的方式:对话与独白
第二十四章 知行问题的道德含义与认识论含义
第四篇 历史观
第二十五章 古与今
第二十六章 传统与现在
第二十七章 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第二十八章 中心与周边
第五篇 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二十九章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三十章 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三十一章 从“天人合一”到“万有相通”
余论希望的哲学
张世英文集·第6卷:哲学导论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世英。
得书感谢您对《张世英文集·第6卷:哲学导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