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英文集·第6卷:哲学导论

张世英文集·第6卷:哲学导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张世英文集第六卷,创造性地展现出一套现代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哲学体系。

内容简介

第六卷收《哲学导论》一书。此前出版的《天人之际》一书,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讲了作者从主客关系式的传统形而上学(又称"在场形而上学")到人与世界融合为一、注重现实生活的哲学转向。其后,作者花了几年时间,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西方现当代建立在人与世界融合为一基础上的"在场"与"不在场"相结合的生活哲学。至此,作者在这两本书中大体上已形成了一系列属于个人的哲学观,所涉及的领域除哲学本身外,还包括美学、伦理学和历史哲学。2001年上半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两位负责人要作者为本科新生讲授"哲学导论"课程,内容就以作者近些年出版的东西为主,并要求作者在次年(2002年)初结束本课程的讲授时以教材形式出版《哲学导论》一书,后交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般地说,以"哲学导论(或概论)"命名的书,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介绍、讲解哲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的教科书;一类是论述作者个人哲学观点的创作。《哲学导论》这本书属于后者。不过,为了适应学员的需要,作者在各章节的起始还是对相关的基本知识作了一点很简单的介绍。这本书算得是作者晚年的一本具有一定独创性的体系之作。

作者简介

作者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重点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现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5年所著《哲学导论》一书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与自我》《哲学导论》《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论黑格尔的逻辑学》等20余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六卷说明

导言什么是哲学

小引

一 哲学史上对哲学的界定

二 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

三 哲学的分类

第一篇 本体论与认识论

第一章 “人生在世”的两种结构——“人—世界”和“主体—客体”

第二章 精神发展的阶段

第三章 两种超越:纵向超越与横向超越;两种目标:相同与相通

第四章 两种超越的途径:思维与想象

第五章 两种无限观:“思维的无限”与“想象的无限”

第六章 两种真理观:符合说与去蔽说

第七章 论境界

第八章 境界与文化

第九章 超越自我

第十章 超越之路

第二篇 审美观

第十一章 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

第十二章 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

第十三章 典型说与显隐说

第十四章 审美意识:超越有限——再论典型说与显隐说

第十五章 审美价值的区分

第十六章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

第十七章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第十八章 美与真善

第三篇 伦理观

第十九章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

第二十章 人与世界的两重性

第二十一章 人类中心主义和“民胞物与”说

第二十二章 和谐相处:人与人,人与自然——顺应与理解

第二十三章 建立道德律的方式:对话与独白

第二十四章 知行问题的道德含义与认识论含义

第四篇 历史观

第二十五章 古与今

第二十六章 传统与现在

第二十七章 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第二十八章 中心与周边

第五篇 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二十九章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三十章 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三十一章 从“天人合一”到“万有相通”

余论希望的哲学

张世英文集·第6卷:哲学导论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世英。

得书感谢您对《张世英文集·第6卷:哲学导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工程伦理导论(慕课版) 电子书
本书以理论-意识-实践为主线,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培养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帮助读者自觉遵循伦理基本规范,提高工程伦理决策能力。全书共三篇9章,从理论与方法、意识与责任、实践与辨识三个方面,探讨了工程与人、工程与社会、工程与环境关系。书中选取大量中国工程实践的典型案例,力求展示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问题,做到理论通俗易懂,深浅适当,案例丰富,满足工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的需要。本书可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4辑) 电子书
国内首份以评论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刊,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本册是第4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2辑) 电子书
国内首份以评论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刊,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本册是第2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 电子书
国内首份以评论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刊,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本册是第3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