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英文集·第5卷: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张世英文集·第5卷: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张世英文集第五卷,是其哲学著述代表作,标志其哲学生涯的转折,一种贯通古今、超越中西的新的哲学观尝试。

内容简介

第五卷收《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一书。此书标志着作者哲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以前,作者的主要研究范围是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这本书则是"文革"以后转而研究西方现当代哲学特别是德国现当代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成果。

作者所考虑的问题集中在哲学何为与中国哲学向何处去两者。在此以前,作者个人所崇奉的哲学基本观点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这本书则是作者摆脱旧形而上学和"主客二分"式的束缚,在结合德国现当代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哲学观的初步尝试。具体一点说,这种新的哲学观大体上就是建立在超越主客二分、强调人与世界交融合一基础上的一种注重现实生活的哲学观。

作者简介

作者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重点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现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5年所著《哲学导论》一书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与自我》《哲学导论》《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论黑格尔的逻辑学》等20余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5卷说明

再版序

上篇 历史

第一章 人对世界的两种关系——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第二章 长期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哲学史

第三章 长期以主客二分为主导的西方哲学史

第四章 西方哲学史上的主体性原则与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理论

第五章 中国近代哲学对西方主体性的召唤

第六章 中西哲学史上关于自由本质的哲学思考

第七章 中西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

第八章 中西哲学论“为学”与“为道”

第九章 中国哲学史上的天理—人心与西方哲学史上的绝对—自我

第十章 中西哲学的区别与结合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

中篇 理论

第十二章 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

第十三章 天人合一与情景合一

第十四章 伦理道德上的对话与独白

第十五章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结合

第十六章 论超越

第十七章 超越自我

第十八章 论境界——兼论哲学何为

下篇 哲学与哲学家

第十九章 王船山与黑格尔——兼论人是超理性的存在

第二十章 程朱陆王哲学与西方近现代哲学

第二十一章 朱熹和柏拉图、黑格尔

第二十二章 萨特的“虚无”和王阳明的“人心”

第二十三章 尼采与老庄

第二十四章 反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尼采与反“天理”的李贽

第二十五章 海德格尔与道家

第二十六章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与陶渊明的诗

张世英文集·第5卷: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世英。

得书感谢您对《张世英文集·第5卷: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改变世界的哲学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年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多元成功路:与农村青年谈人生选择 电子书
谨以此书献给即将、正在或已经走在人生的求学、进城和求职路上,为谋求生活幸福、事业成功而奋斗的广大农村青年们。虽然农村青年出生在农村,但生逢其时,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因此农村青年的命运不再单一,不再一味地是“北朝黄土面朝天”,农村青年的人生道路也可以是多元的。无论是走出农村进城去,还是留守农村创业致富,抑或是走出大城市进军小城镇……就看他们怎么走,如何走。因此农村青年同样面临着人生的多元选择,同
维特根斯坦与当代哲学的发展 电子书
国内维特根斯坦研究的又一力作。
现代性的哲学反思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人类文明视野审视“中国现代性“建构问题。“中国现代性”建构源自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论反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从哲学高度看,“中国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既有共同点,也有本质区别。比较而言,“西方现代性”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性”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正是基于此,“中国现代性”建构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
《资本论》的哲学 电子书
对《资本论》的理解并没有穷尽,重新阅读《资本论》,总能开启出马克思哲学解释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