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构建了集团公司管理的架构体系,包括集团公司战略与功能定位、管理模式选择、组织结构确定及管理手段与流程设计等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在综述集团管理基本概念、模式类型和选择影响因素等理论的基础上,对母子公司治理特别是集团公司如何通过完善子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对子公司的合法有效管理展开探讨,体现了集团管理研究应具有的理论基础。以作者提出的行政型、治理型和管理型三种管理模式为依据,探讨了文化、战略、人力资源、财务、研发、营销和绩效等管理的控制点和协同点,对集团职能管理的职责权利在集团公司和子公司间进行了分解,梳理了主要的工作流程,内容颇具实用价值。
本次修订对第一版内容进行了完善更新,体现了近年集团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进展。
作者简介
作者陈志军,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集团公司管理、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等。国家级精品课程“战略管理”(2009)主持人,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3名)。先后在《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和《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教材和著作多部,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兼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山东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会名誉会长、山东省机械企业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论坛科技》《管理学报》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专栏等编委会成员、《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杂志匿名审稿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集团发展简史
一、国外企业集团的发展历史
二、中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历史
三、企业集团快速成长的动因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企业集团
二、母公司(集团公司)
三、子公司
四、准母子公司制
五、控制与控制点
六、协同与协同点
第三节 集团公司管理的内涵与架构
一、集团公司管理的内涵
二、管理主体
三、管理客体
四、上市子公司独立性与集团协同管理
五、管理目标
六、管理体制与模式
七、管理手段
八、集团公司管理的核心理念:权变管控,协同运作
第四节 内部控制理论
一、西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三、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集团公司管理模式
第一节 集团公司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内涵
一、集团公司管理体制
二、集团公司管理模式的内涵
三、集团公司管理模式的内容
第二节 集团公司管理(控)模式的分类
一、母公司视角下的分类
二、子公司视角下的分类
第三节 集团公司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母公司因素
二、子公司因素
三、母子公司组合特征因素
第四节 集团公司管理模式选择的定量分析
一、梳理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二、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三、确定指标权重
四、确定指标取值
五、计算综合指标得分
六、确定管理模式
第三章 集团治理与组织结构设计
第一节 集团治理
一、公司治理与集团治理
二、集团公司治理
三、子公司治理
四、集团公司派驻子公司人员的管理
第二节 组织结构形式和设计原则
一、组织含义及构成要素
二、主要组织结构形式
三、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第三节 母子公司职能部门设计
一、职能部门类型
二、母子公司职能部门设置
三、职能部门职责
四、国有集团公司职能部门设置
第四章 集团公司文化管理
第一节 集团公司文化管理概述
一、集团公司文化管理的主体
二、集团公司文化管理的特点
三、集团公司文化管理的功能与作用
第二节 集团公司文化管理的关键点
一、集团公司文化内容体系
二、集团文化管理组织结构
三、集团公司文化培训系统
四、集团公司文化传播系统
五、集团公司文化评价系统
第三节 不同模式的文化管理流程
一、文化继承模式
二、文化共建模式
三、文化自主模式
第四节 集团公司文化管理的实现路径与方法
一、领导垂范
二、组织社会化
三、规则约束
四、培训引导
五、强化典型
六、交流沟通
七、多渠道积极传播
八、借力党建
第五章 集团公司战略管理
第一节 集团公司战略管理概述
一、集团公司战略管理内涵
二、集团公司战略管理功能
三、集团公司战略管理层次
四、集团公司战略管理的主体、控制点与协同点
五、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战略管理职责划分
第二节 集团公司战略分析与制定
一、战略分析的内涵
二、战略制定的内涵
三、战略目标制定的原则
四、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层次
五、行政管理型模式的战略制定流程
六、治理型模式的战略制定流程
七、自主管理型模式的战略制定流程
第三节 集团公司战略实施
一、战略实施的内涵
二、战略实施的特点
三、行政管理型模式的战略实施流程
四、治理型模式的战略实施流程
五、自主管理型模式的战略实施流程
六、资源配置的层次和重点
第四节 集团公司战略评价
一、战略评价的内涵
二、战略评价的内容
三、行政管理型模式的战略评价流程
四、治理型模式的战略评价流程
五、自主管理型模式的战略评价流程
六、战略评价实施的要点
第六章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二、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三、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
四、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第二节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点
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点的内涵
二、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点的识别
第三节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点
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点的内涵
二、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点的识别
三、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实现协同的保障
第四节 母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职责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二、人力资源招聘
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四、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第五节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一、行政管理型下的业务流程
二、治理型下的业务流程
三、自主管理型下的业务流程
第七章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
第一节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概述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功能
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控制点与协同点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控制点
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协同点
第三节 不同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职责划分
一、会计核算
二、资金管理
三、全面预算管理
四、内部审计
五、财务人员管理
六、信息化管理
第四节 不同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流程
一、会计核算
二、资金管理
三、全面预算管理
四、内部审计
五、财务人员管理
六、信息化管理
第八章 集团公司研发管理
第一节 研发管理概述与控制点识别
一、研发管理的内涵
二、研发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三、研发管理的内容
四、研发管理控制点识别
第二节 集团公司研发管理模式
一、集中型研发管理模式
二、分散型研发管理模式
三、治理型研发管理模式
第三节 集团公司研发协同管理
一、研发协同的概念
二、研发协同分类及其实现方式
三、促进研发协同的因素
第九章 集团公司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集团公司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二、集团公司供应链管理的功能
三、集团公司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集团公司采购管理
一、集团公司采购管理的内涵
二、采购管理的功能
三、采购模式的类型
四、集中采购的实现方式
五、不同模式下的采购管理职责的划分
六、采购管理的控制点
七、采购管理协同的实现
八、不同模式下的采购流程
第三节 集团公司库存管理
一、集团公司库存管理的内涵
二、集团公司库存管理的类型
三、库存管理模式
四、不同模式下的库存管理职责划分
五、库存管理的控制点
六、库存管理协同的实现
七、不同模式下的库存管理流程
第四节 集团公司物流管理
一、集团公司物流管理的内涵
二、集团公司物流管理的功能
三、不同模式下的物流管理职责划分
四、物流管理的控制点
五、物流管理协同的实现
六、不同模式下的物流管理流程
第十章 集团公司营销管理
第一节 集团公司营销管理概述
一、集团公司营销管理的内涵
二、集团公司营销管理的功能
三、集团公司营销管理的模式
第二节 集团公司营销管理控制点
一、营销管理控制点的识别过程
二、营销管理控制点的识别结果
第三节 集团公司营销管理协同点
一、营销协同点的识别方法
二、关键营销协同点
三、重要营销协同点
第四节 集团公司品牌管理
一、集团公司品牌管理的内涵与功能
二、集团公司品牌结构、品牌模式及品牌管理组织
三、不同模式下的品牌管理职责划分
四、不同模式下的品牌管理流程
第五节 集团公司渠道管理
一、集团公司渠道管理的内涵与功能
二、集团公司的渠道系统
三、不同模式下的渠道管理职责划分
四、不同模式下的渠道管理流程
第十一章 集团公司绩效管理
第一节 绩效管理概述
一、集团公司绩效管理的含义
二、集团公司绩效管理的功能
三、基于控制流程的绩效管理内容
四、基于财务共享的绩效管理内容
第二节 集团公司绩效管理体系
一、投入绩效评价
二、过程绩效评价
三、产出绩效评价
第三节 集团公司绩效评价模式
一、绩效评价模式的类型
二、不同绩效评价模式下的指标体系构成
三、不同绩效评价模式下的管理流程
四、不同绩效评价模式下的控制点
第十二章 集团公司管理研究演变与变革
第一节 集团公司管理研究演变
一、母子公司管理模式
二、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
三、企业集团协同创新
四、企业集团平台化经营
第二节 集团公司的平台化管理变革
一、平台化变革的内涵
二、平台化变革的几种常见类型
三、平台化变革的影响因素
四、新模式下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国有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国企混改的演进和内涵
二、混改模式与治理变革
三、混改过程中党组织的作用
集团公司管理(第二版)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志军。
得书感谢您对《集团公司管理(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