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孟子〉学史大纲

清代〈孟子〉学史大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调查了清代围绕《孟子》的专著,探讨了所采用的各类著作体式。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全面地调查了清代围绕《孟子》的专著,统计了其年代分布和内容分布,探讨了所采用的各类著作体式,分别介绍、评价了清代六个时期内《孟子》学著作的概况和重要著作。本书以辩证法在人文学科的最新进展为理论准备,总结清代《孟子》学著作在思想上和学术上的积累、创新以及因袭、重复,分析其与同时期以及前代特别是宋元明种种思想观念、学术形态的关系,评价了清代考据学的治学方法。本书还对专书诠释的基础理论作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作者李畅然,祖籍山东济宁,1974年生于济南。1993至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供职于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国经学史、古文献学史及相关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1

序2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清代《孟子》学的意义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模式和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定位、基本思路和材料断限

第四节 判断诠释的合法性及孰优孰劣的原则及实例举隅

第二章 清代有关《孟子》学的官方背景

第一节 四书学在清代科举教育中的兴衰和演变

第二节 以朱子学为内容的儒学作为清朝官方哲学的确立及其实际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清朝政府的文化出版事业及《孟子》主要的官方版本

第四节 清朝政府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第三章 清代《孟子》学著作总说

第一节 清代《孟子》学著作的种数和内容分布

第二节 清代《孟子》学著作的年代分布和分期

第三节 清代《孟子》学著作的体式及其与学术创新、与内容性质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清代《孟子》学著作分期详述

第一节 顺治到康熙前期(1644-1691)的《孟子》学著作

第二节 康熙后期到乾隆前期(1692-1765)的《孟子》学著作

第三节 乾隆后期(1766-1795)的《孟子》学著作——清代《孟子》学著作发展的转折点

第四节 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的《孟子》学著作

第五节 咸丰至光绪前期(1851-1895)的《孟子》学著作

第六节 光绪后期到宣统年间(1896-1911)的《孟子》学著作

第五章 有关清代《孟子》学的四个问题

第一节 清代《孟子》学著作繁荣的因素、意义和局限性

第二节 清代考据学与王学同属前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三节 清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依然通行及其原因

第四节 清人解经方法平议

结论:清代《孟子》学发展的最简陈述

附录一:清代《孟子》学主要著作年表

附录二:《孟子》“一本”“二本”的说法在宋代理学话语中的用法辨析——兼议“理一分殊”提法的来源

附录三:焦循《撰孟子正义日课记》吴承仕本勘误三十二条[1196]

参考文献(一)普通资料

参考文献(二)书目资料

后记

清代〈孟子〉学史大纲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畅然。

得书感谢您对《清代〈孟子〉学史大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六史:清史演义 电子书
《六史》记述了中国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六个转折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嬉笑怒骂间,写尽历史的博大精彩,是公认的旷世史诗巨著。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 电子书
超嗨漫画,脑洞超大,兵器从未如此爆笑。
五代史演义 电子书
本书讲述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与纷纭人物。全书共六十回,包括:睹赤蛇老母觉异征,得艳凤枭雄偿夙愿;报亲恩欢迎朱母,探妻病惨别张妃;登大宝朱梁篡位,明正义全昱进规等。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枪械篇 电子书
极富趣味的兵器历史漫画系列,本册为枪械篇。
外国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教材以“回到原典”、“贴近文本”理念为指导,在简明扼要地梳理东西方文学发展脉络、阐述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分析经典文本,引导学生研读文学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