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译注(外三种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茶经译注(外三种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茶学的拓荒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为唐代陆羽所著,大概成书于唐上元初年,陆羽隐居湖州苕溪之时,既反映了唐代茶业的兴盛,又是中国茶学的拓荒之作,也是后世茶书的楷模。

全书共十篇,在《一之源》、《二之具》等前六篇中,陆羽详细介绍了茶的起源及鉴别方法、制造饼茶的器具、煎茶与饮茶的器具、煎茶的方法、茶的饮用方法等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 《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凡例

茶经

一 之源

二 之具

三 之造

四 之器

五 之煮

六 之饮

七 之事

八 之出

九 之略

十 之图

茶录

上篇 论茶

下篇 论茶器

后序

品茶要录

一、 采造过时

二、 白合盗叶

三、 入杂

四、 蒸不熟

五、 过熟

六、 焦釜

七、 压黄

八、 渍膏

九、 伤焙

十、 辨壑源、沙溪

后论

茶疏

产茶

今古制法

采摘

炒茶

岕中制法

收藏

置顿

取用

包裹

日用顿置

择水

贮水

舀水

煮水器

火候

烹点

秤量

汤候

瓯注

荡涤

饮啜

论客

茶所

洗茶

童子

饮时

宜辍

不宜用

不宜近

良友

出游

权宜

虎林水

宜节

辨讹

考本

茶经译注(外三种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是201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唐] 陆羽。

得书感谢您对《茶经译注(外三种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电子书
根据内容提出探索性问题,“读”与“思”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力。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医贯》临证解读 电子书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系医学博士、慈方中医馆创始人贾海忠教授根据平时授课录音整理而成。丛书共5本,包括《脾胃论》临证解读、《医林改错》临证解读、《医贯》临证解读、《伤寒论》临证解读、《金匮要略》临证解读。本书为《医贯》临证解读分册。《医贯》以保养“命门真火”贯串外理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对临床的指导价值很大。作者赵献可在当时条件下还活到91岁,可见他的学术思想在指导他的养生方面,有显著效果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外一种(第二卷) 电子书
一部以史学批评形式写成的史学理论著作,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著作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围里围外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缕缕乡思》,主要写的是作者回忆童年时期的家乡,是对记忆中家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怀旧、感恩的一面,比如《家乡有条中山路》一文,这一条路是作者小时候走过无数次的,完整的记载了作者的童年时光;第二部分是《浅浅履痕》,主要写的是作者家乡附近的县市的场景,都是客家地区的范围。作者把这些地方与自己的家乡做了比较,发现各有各的美丽风景、各有千秋;第三部分是《悠悠味蕾》
茶经新解: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 电子书
茶圈痴人杨多杰带您读懂茶经,汲取古人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