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刑法总则案例

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刑法总则案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全国各地法院提交的关于刑法总则的典型案例。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15年上报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该领域常见纠纷内容。

案情凝练,并由主审法官精心撰写裁判要旨与法官后语,可读性、适用性强,能帮助读者最大限度地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为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法律顾问办理相关案件以及案件当事人处理纠纷必备参考书。

作者简介

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持续20年编辑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丛书,自2012年起推出《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旨在探索编辑案例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弥补当前各种案例书的不足。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犯 罪

(一)犯罪和刑事责任

1 选择性罪名的适用——宋元坤贩卖、运输毒品,刘某某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案

2 “多因一果”情况下如何评价妨害公务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贾某某妨害公务案

3 多因一果情形下故意伤害罪的认定——熊荣波故意伤害案

4 监督主体自身外因素介入下因果关系的判定——曹某某、王某玩忽职守案

5 胁迫他人加入传销组织,追赶致人坠楼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文道福故意伤害案

6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因工作失误致矫正对象重新犯罪,不构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郑某玩忽职守案

7 改制后的集体所有制组织中由上级党委会决定任命的领导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李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8 刑民交叉案件中诈骗罪的界定——韩伟旭诈骗案

9 被害人承诺阻却故意伤害罪的成立——张某、王某诬告陷害案

10 从被告人的基础行为判断其罪过形态——徐明故意伤害案

11 如何正确认识正当防卫的必要性要件——谢某故意伤害、张某窝藏案

12 被害人过错不必然构成正当防卫——蔡光某等故意伤害案

(二)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13 犯罪预备与未遂的认定——王学某敲诈勒索案

14 入户犯罪着手实施的认定——寿某某故意杀人案

15 非法持有毒品未遂状态的理解与认定——姚擎伟非法持有毒品案

16 被告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让受害人得以脱逃而没有完成卖淫行为,应认定为强迫卖淫罪未遂——李某某强迫卖淫案

17 被害人激烈反抗下的放弃犯罪应认定为犯罪未遂——信某某强奸案

18 转化型抢劫的既未遂形态及判定标准——卓家壮抢劫案

19 聚众斗殴停止形态的认定——东某等聚众斗殴案

20 作案时被认出而逃离现场构成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王贵某强奸案

(三)共同犯罪

21 临时起意共同犯罪的认定——易某某、周某某抢劫案

22 从主客观结合准确把握共同犯与同时犯的区别认定——孟克杰日格力、布音其尔格强奸案

23 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曾万祥抢劫案

24 主犯诈骗财产后,帮助主犯拖延向被害人还款的行为人即使事前未与主犯通谋,也属于事中的帮助犯,构成诈骗罪——王某、杨某诈骗案

25 污染环境罪共同犯罪的认定——中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污染环境案

26 家庭作坊式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不宜区分主从犯——王回某、陈秀某生产销售有害食品案

27 非司法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共犯——李平华等徇私舞弊减刑、受贿、行贿案

28 毒品犯罪中居间介绍者根据其作用可认定为从犯——刘妍贩卖毒品案

29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刘小某等盗窃,王香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30 共同犯罪中一人因对象认识错误造成结果加重,其他同案人是否应对该后果承担刑事责任——黄火某等故意伤害案

31 共同犯罪附带民事被告人能否承担按份赔偿责任——靳锴等故意伤害案

二、刑罚的具体运用

(一)量刑

32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中精神病患者的量刑因素——张某峰故意杀人案

33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严重暴力伤医犯罪的量刑——谢朝晖故意杀人案

34 相当性原则在刑事涉案财物没收中的运用——王某某、刘某盗窃案

35 慎用死刑条款的分析——杜雄召故意杀人、强奸案

36 被害人过错对故意杀人罪量刑的影响——佐建明故意杀人案

37 奸淫幼女累犯限制减刑的法律适用——杨宗樑强奸案?

38 对构成累犯的故意杀人案件如何适用死缓限制减刑——刘晓雁故意杀人案

(二)累犯

39 前罪原判决被改判加重刑罚,执行期间又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石加某盗窃案

40 对于普通累犯中前罪“刑罚执行完毕”的理解与适用——王某、张某盗窃案

(三)自首与立功

41 取保候审期间脱逃又投案的被告人不成立自首——潘某盗窃案

42 自动投案,但没有及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依法不能被认定为自首——罗战某强奸案

43 “现场待捕”型自首的理解与认定——卢某旺故意伤害案

44 醉驾型危险驾驶肇事后候警处置行为是否当认定为自首——李纪某危险驾驶案

45 未在归案时提出“确已准备投案”的抗辩不应认定为自首——陈某受贿案

46 顶替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供述包庇的事实不构成自首——许道兵交通肇事、王某包庇案

47 规劝同案犯自首可认定为立功,向公安机关提供同案犯戒毒地点,不能认定为立功——余某等盗窃案

48 立功的法律认定——杨志某贩卖毒品案

49 提供公安机关按照正常工作程序无法掌握的同案犯藏匿线索成立立功——赵伟抢劫案

50 被告人在到案之前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线索,在其到案后其先前的这一行为是否构成立功——刘某某、顾某某盗窃、破坏电力设备案

(四)数罪并罚

51 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数罪并罚的适用——杨拥军交通肇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52 醉酒驾驶并抗拒检查的是从一重处还是数罪并罚——赵紫某危险驾驶、妨害公务案

53 通过行贿请托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办理户籍构成一罪还是数罪——张云行贿、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

54 保外就医期间犯新罪,数罪并罚时如何计算未执行刑期——林自某盗窃案

55 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如何数罪并罚——邢宝某盗窃案

56 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不宜数罪并罚,漏罪宜单独起诉和判决——刘某信用卡诈骗案

(五)缓刑

57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案件缓刑适用条件的综合考量——黄振某故意伤害案

58 受贿时间、受贿次数在量刑中的考察——王某受贿案

59 缓刑考验期内又故意犯新罪的能否再次适用缓刑——郑代某职务侵占案

60 撤销缓刑的适用——王洪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61 缓刑判决宣告后,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新罪该如何处理——许某、华某敲诈勒索案

(六)假 释

62 假释中如何认定罪犯确有悔改表现——郑大治撤销假释案

三、刑事证据与时效

63 数罪并罚案件中证据裁判与证明标准的认定——王光富抢劫、强奸案

64 二审翻供案件中仅有被告人供述证明事实的认定——王某挪用资金案

65 对存在争议的多份尸检鉴定意见如何审查与判断——李永祥故意杀人案

66 证据确实充分标准的认定——张立新贪污案

67 因鉴定标准发生变化所做再次鉴定的性质及效力——何某某故意伤害案

68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基本问题分析——李世某盗窃、妨害公务,邢留某、褚海某盗窃案

69 被害人陈述不能作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唯一根据——母吉某抢劫案

70 采用保护性措施确保被害人出庭陈述——郑庆某强奸案

71 被告人供述与同步录音录像内容不一致的非法证据应予排除——赵兴某受贿案

72 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之适用——李玉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73 如何运用证据推定非法占有的目的——田尊军诈骗、职务侵占案

74 超过追诉时效的认定——曹某生抢劫案

四、其 他

75 被告人的实际出生日期与户籍登记的出生日期不一致时如何认定被告人的年龄——罗某、王某强奸案

76 在押已决犯犯新罪但未办理强制措施手续时的刑期起算——付国进故意伤害案

77 同一行为语义在刑法语境中的适度扩大解释——田某满、田某利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案

78 再审抗诉拟加重被告人刑罚不宜以低位阶法律规范为依据——王付某危险驾驶案

79 司法解释是否应当具有溯及力——宋宇某非法经营案

80 暂予监外执行不因社区矫正机构未提出收监建议而继续——沙学某容留他人吸毒案

81 对同一被告人旧罪再审和新罪一审的合并处理——池宝利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案

82 刑事裁判要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沈启某爆炸案

83 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可以与污染环境刑事案件合并审理——陈某污染环境案

中国法院2012、2013、2014、2015、2016年度案例系列

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刑法总则案例是2016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 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刑法总则案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2019个税新政实操手册(全场景案例版) 电子书
阅读本书,你将掌握: 新个税政策及政策要义、各种场景下的纳税方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法、个税新政实操难点突破技巧。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
中小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实务大全(案例·分析·范本) 电子书
本书以《劳动法》《就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企业实际面临的劳动关系问题,告诉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症结所在,以及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应该如何解决。全书囊括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所需的现成方案和工具,详细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劳动合同订立与解除、规章制度的生效要件、员工培训及风险防范、员工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制定员工关怀方案、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等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的要点与措施。书中既有相关法律
201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辅导教材(图解版)——经济法 电子书
《201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辅导教材经济法图解版》是专门针对2016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经济法”科目而编写的同步辅导用书。“经济法”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之一,应用性较强,考试时注重考核考生对相关法律具体规定的把握,以及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学习时,考生应注意紧紧围绕考试大纲的范围,全面学习,循序渐进,通过多做练习,深化对法律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2016年度注册
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1(2017)(法治蓝皮书) 电子书
从落实司法为民、推动司法公开、规范司法权运行、提升司法能力、服务国家治理等方面对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