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刑法分则案例

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刑法分则案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权威案例,广泛代表,精简重点,法官后语。

内容简介

《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刑法分则案例》为2016年度案例系列的其中一个分册。1.权威的作者: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持续20年编辑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丛书,自2012年起推出《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旨在探索编辑案例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弥补当前各种案例书的不足。2.强大的规模:2016年20册,含传统和新近的所有热点纠纷,这些案例是从全国各地法院收集到的上一年度审结的近万件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具有广泛的选编基础和较强的代表性。3.独特的内容:不再有繁杂的案情,高度提炼案情和裁判要旨,突出争议焦点问题。不再有冗长的分析,主审法官撰写“法官后语”,展现裁判思路方法。

作者简介

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持续20年编辑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丛书,自2012年起推出《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旨在探索编辑案例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弥补当前各种案例书的不足。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报警后在处警期间离开现场不应认定为“逃逸”

交通肇事后未履行法定救助义务径行投案行为的定性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危险驾驶罪的区别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正确认定

引领重型货车从护栏缺口处驶离高速公路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下班高峰期驾驶机动车在车流量、人流量较大的城市道路上竞相超车追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定性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

校园内驾车致人死亡如何定性

挂靠关系中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

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信用卡诈骗罪的恶意透支数额是否包括利息

分期还款情况下信用卡诈骗数额的认定

信用卡诈骗案中被害人的认定

用他人遗忘在取款机内的银行卡取款行为的定性

骗取贷款罪的因果关系及“重大损失”认定问题

以欺骗方式获取银行贷款进行经营活动后在经营过程中产生非法占有故意应认定为骗取贷款罪

行为人在保健食品中掺入国家认定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单上物质的同类化学物质是否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帮他人串通围标而没有实际中标的行为构成串通投标罪

骗取他人货物后并将空头支票交付给对方的行为是否认定为票据诈骗罪

如何通过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来准确把握混淆在民商事活动中的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中“单位行为”的认定

利用网络交易平台非法炒汇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挪用核拨到村集体的征地补偿款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还是挪用资金罪

在不具备承揽工程的资格条件下,采取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式承揽工程是否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国有参股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在实践中如何区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

严格区分故意杀人犯罪中的间接故意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中的过于自信的过失

无证驾驶汽车撞向人群的行为定性

故意伤害他人后误认为其死亡抛尸行为的定性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法律适用

绑架罪中“情节较轻”的认定

如何认定为索取合法债务发生的非法拘禁罪及其与绑架罪的区别

与未满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轮流奸淫幼女是否属于轮奸

如何认定“人肉搜索”致人自杀死亡构成侮辱罪及可以提起公诉的情形

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构成拐卖儿童罪

四、侵犯财产罪

转化型抢劫中致人重伤认定为抢劫罪中的量刑加重情节是否属于重复评价

转化型抢劫罪中的“暴力”如何界定

如何正确区分抢劫罪与绑架罪、敲诈勒索罪

以试驾之名将车开走的行为定性

取走自己卡内别人代刷流水的钱可认定秘密窃取

从案件的定性分析盗窃罪与侵占罪、诈骗罪的区别

盗窃与诈骗交织型财产犯罪定性分析

派出所聘用治安巡逻员在抓赌过程中窃取未被查获赌资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

盗窃虚拟财产的法律认定

盗取未激活信用卡骗取被害人激活后透支的定性

存在第三方监管情况下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认定

实施诉讼诈骗行为能否以诈骗罪论处

以借款为名行诈骗之实的主观目的判断

民事纠纷与公权力混合型诈骗案件中若干情节认定

审判实务中对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分与界定

利用代理公司业务的职务之便将签订合同所得之财物占为己有的,应定职务侵占罪还是合同诈骗罪

侵占罪自诉案件犯罪对象为不动产且存在权属争议时如何处理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之辩异

保险代理人身份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主体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认定

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利用无线设备获取人事考试试题后传输答案行为的认定

医患刑事案件中被害人过错的司法认定

寻衅滋事罪情节恶劣的认定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认定

伪造公司印章罪实务问题的辨析

为赌博网站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服务的定性

新型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行为的认定

贩卖毒品犯罪中以贩养吸的认定

因贩卖毒品被查获,其住处起获的毒品是否计入其贩卖毒品的数量

用嘴含的方式将在医院合法领取的美沙酮药品带回家中私藏的行为如何定性

同车人为肇事者“顶包”作假证构成包庇罪还是伪证罪

非明知情况下帮助运输、转移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赃款如何定罪处罚

将自留山上的林木卖给他人无证砍伐是否构成滥伐林木共犯

六、贪污贿赂罪

国有银行中劳务派遣人员的身份认定

村干部截留村民账户资金性质的认定

虚构拆迁户获取拆迁款应如何定性

国家工作人员侵占集体土地骗取拆迁补偿的行为定性

如何认定国企体制下的工作人员从事“公务”的行为

行为人在他人事先已向其表示“需要用钱就找他”的情况下向该他人提出需要用钱,该行为是否构成索贿

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主体的认定

对受贿后及时退交财物的认定

密切关系人的认定及犯罪金额对量刑的影响

滥用职权后向受益人“借款”是否构成受贿罪、立案前已经退赔的款项是否应当计入滥用职权造成的损失数额

银行工作人员为完成个人揽储任务,与挪用公款人共谋挪用公款存入其所在银行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七、渎职罪

边贸点工作人员未经请示擅自放纵他人走私行为是否构成滥用职权

玩忽职守犯罪中因果关系、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

开发商超规划建设应认定为致使人民利益造成损失

如何把握食品监管渎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中国法院2012、2013、2014、2015、2016年度案例系列

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刑法分则案例是2016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刑法分则案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2019个税新政实操手册(全场景案例版) 电子书
阅读本书,你将掌握: 新个税政策及政策要义、各种场景下的纳税方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法、个税新政实操难点突破技巧。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
中小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实务大全(案例·分析·范本) 电子书
本书以《劳动法》《就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企业实际面临的劳动关系问题,告诉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症结所在,以及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应该如何解决。全书囊括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所需的现成方案和工具,详细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劳动合同订立与解除、规章制度的生效要件、员工培训及风险防范、员工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制定员工关怀方案、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等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的要点与措施。书中既有相关法律
201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辅导教材(图解版)——经济法 电子书
《201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辅导教材经济法图解版》是专门针对2016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经济法”科目而编写的同步辅导用书。“经济法”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之一,应用性较强,考试时注重考核考生对相关法律具体规定的把握,以及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学习时,考生应注意紧紧围绕考试大纲的范围,全面学习,循序渐进,通过多做练习,深化对法律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2016年度注册
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1(2017)(法治蓝皮书) 电子书
从落实司法为民、推动司法公开、规范司法权运行、提升司法能力、服务国家治理等方面对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