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诗话

清诗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丁福保辑:清代著名诗话43种,涵盖诗歌声律、作法、本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人丁福保汇辑的规模较大的一部诗话丛书,收录有清一代著名诗话43种,包括王夫之的《薑斋诗话》、沈德潜的《说诗晬语》、袁枚《续诗品》等,内容涵盖诗歌声律、作法、本事,以及其他清人对历代诗人、作品的评论。本社出版时,邀请郭绍虞先生撰写万字前言,对清代诗学、诗话作介绍,并为每一种诗话撰写简明提要。

作者简介

作者王夫之,湖广衡阳县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明末清初大儒。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晚年隐居于石船山麓,世称遂称船山先生,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书》。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説明

前言

清詩話序

清诗话 上

薑齋詩話

薑齋詩話卷上

薑齋詩話卷下

答萬季埜詩問

答萬季埜詩問

鈍吟雜録

鈍吟雜録

江西詩社宗派圖録

江西詩社宗派圖録

梅村詩話

梅村詩話

寒廳詩話

自序

寒廳詩話

茗香詩論

茗香詩論

律詩定體

律詩定體

然鐙記聞

然鐙記聞

師友詩傳録

師友詩傳録

師友詩傳續録

師友詩傳續録

漁洋詩話

自序

漁洋詩話卷上

漁洋詩話卷中

漁洋詩話卷下

王文簡古詩平仄論

王文簡古詩平仄論

趙秋谷所傳聲調譜

趙秋谷所傳聲調譜

五言詩平仄舉隅

五言詩平仄舉隅

七言詩平仄舉隅

七言詩平仄舉隅

七言詩三昧舉隅

七言詩三昧舉隅

談龍録

談龍録

聲調譜

聲調譜論例

聲調譜

聲調譜拾遺

自序

論例

聲調譜拾遺

蠖齋詩話

蠖齋詩話

漫堂説詩

題辭

漫堂説詩

而菴詩話

小引

而菴詩話

詩學纂聞

詩學纂聞

蓮坡詩話

蓮坡詩話

清诗话 下

説詩晬語

説詩晬語卷上

説詩晬語卷下

原詩

原詩卷一

原詩卷二

原詩卷三

原詩卷四

全唐詩話續編

弁言

目録

全唐詩話續編卷上

全唐詩話續編卷下

一瓢詩話

自序

一瓢詩話

拜經樓詩話

自序

拜經樓詩話卷一

拜經樓詩話卷二

拜經樓詩話卷三

拜經樓詩話卷四

唐音審體

唐音審體

遼詩話

自序

遼詩話

附録

秋窗隨筆

秋窗隨筆

野鴻詩的

野鴻詩的

履園譚詩

履園譚詩

説詩菅蒯

説詩菅蒯

秋星閣詩話

小引

秋星閣詩話

貞一齋詩説

貞一齋詩説

漢詩總説

漢詩總説

山静居詩話

山静居詩話

峴傭説詩

峴傭説詩

書峴傭説詩後

消寒詩話

消寒詩話

續詩品

續詩品

清诗话是201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清] 王夫之。

得书感谢您对《清诗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清内务府:从帝王的家奴到鹰犬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真正影响帝王行为的那些人那些事。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 电子书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最好就是去阅读他的传记,如果想要了解溥仪,那么此书是最好不过的版本。
刺猬的优雅 电子书
巴黎腔,文艺范。一少一老的奇异邂逅,她们如何蜕变、重生……
毕淑敏专集:提醒幸福 电子书
适读人群 :7-10岁   1.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提醒幸福(毕淑敏专集)(经典彩绘本)》为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专集之一。美冠纯美阅读书系共20册,包含了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17位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集。他们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生命!   2. 青少年读者不可不读的经典文学作品。萧红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为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小说前附有导语,每章前还附有导读,旨在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以及作家作品的影响、成就等。   3. 全新经典彩绘本。本书配有多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让读者在饶有趣味、轻松的阅读氛围里,品味大师的文学经典和精神魅力。装帧设计恢弘大气,颇具收藏价值。{simg}//img30.360buyimg.com/vc/jfs/t991/314/304285477/115281/adcd1d55/5514fb8bN143b0f39.jpg{eimg}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中国民间故事 电子书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文学作品,它是民间叙事散文作品的一种,亦称“古经”“说古”“学古”“瞎话”。根据内容民间故事可分四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和笑话。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现实活,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经过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流传,许多民间故事被改成了各式各样的剧本,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民间故事并不会因物质